[发明专利]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7616.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余萍;高俊杰;齐佳华;付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纸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混合指示剂 增敏 制备和检测 甲基橙 指示剂 苯胺 基纸 制备 变色 工业卫生 检测区域 试剂配比 准确度 淡绿色 浸泡液 灵敏度 质量比 塑封 环境监测 叠加 浸泡 测试 | ||
一种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属于环境监测和工业卫生技术领域。该试纸为在基纸上负载有甲基橙、苯胺蓝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试纸;其中,按质量比,甲基橙:苯胺蓝: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024~0.048):(0.028~0.048):(0.0032~0.016)。其制备方法为按照试剂配比制备浸泡液,将基纸浸泡,干燥塑封。其测试方法是试纸上试剂与空气中的氨反应,显示淡绿色,根据试纸的变色带长度与检测区域空气中氨浓度的对应关系,得到氨浓度。该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采用两种指示剂混合,其颜色叠加区小于原单一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提高了试纸测定氨的准确度,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和工业卫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氨在石化和制药等行业应用广泛。在石化和制药的生产场所中,空气中氨含量往往高于一般自然环境,空气中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于氨的接触限值有明确规定,短时间允许接触限值STEL不超过20mg/m3。在氨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意外的泄漏事故发生,而应急环境监测需要多点同时测定,由于仪器的费用高,配置有限,常常需要同时配置简易快速测定的试纸或检气管。而一般的试纸比色法和检气管法中,试纸比色法需要通过人的肉眼进行颜色比较,误差大;而检气管法因制作过程麻烦,填料的均匀性,玻璃管的粗细不均等会导致准确度较差。为了准确检测出氨的生产、运输及保存中事故发生后的氨气浓度,减少或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有必要开发能随时、及时对工作场所或事故现场的空气中氨含量进行快速准确测定的新技术。
市售的氨检气管一般常用单一指示剂,而单一指示剂的变色一般是在2个pH范围内变化,人的肉眼观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在酸碱滴定中,有时在使用单一指示剂变色不敏锐,或是需要将终点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时,可采用混合指示剂。混合指示剂利用了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具有很窄的变色范围,且在滴定终点有敏锐的颜色变化。可以提高指示的准确度,且颜色变化易于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该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增敏,主要用于测定生产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浓度的测定,以及应急监测中空气中氨的测定。该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根据在酸碱滴定中的作用,每种指示剂指示范围不同,但两种指示剂混合后颜色叠加区就会小于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这样就提高了试纸测定氨的准确度。
本发明的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为在基纸上负载有甲基橙、苯胺蓝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试纸;其中,按质量比,甲基橙:苯胺蓝: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024~0.048):(0.028~0.048):(0.0032~0.016)。
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吐温系列,优选为Tween-80。
所述的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其测定空气中氨的浓度范围为2.0~75mg/m3,检测限为1.0mg/m3。
所述的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其基纸为定性滤纸条、定量滤纸条或层析滤纸条中的一种。
所述的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其规格优选为:长为60~100mm,宽为3~4mm。
本发明的增敏测定空气中氨的混合指示剂试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浸泡液
将甲基橙和苯胺蓝溶于无氨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甲基橙-苯胺蓝水溶液;
向甲基橙-苯胺蓝水溶液中,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浸泡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