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渣废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7648.5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致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55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爆 负压 集气 废气处理系统 胶渣 吸收冷凝器 废气处理 集气部 集气罩 冷凝室 排气区 冷凝 常态 废气 预处理 废气处理效果 废气处理装置 废气收集系统 冷凝器排气口 废气进气口 预处理模块 集中处理 冷凝模块 引风装置 布气管 泄爆阀 上端 常闭 内腔 下端 烟囱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渣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集气模块、冷凝预处理模块以及废气处理模块,所述集气模块包括泄爆集气罩,该泄爆集气罩包括常态集气部和负压泄爆部,所述常态集气部的内部空间为集气排气区,所述负压泄爆部的内部空间为负压泄爆区;所述集气排气区和负压泄爆区之间设有常闭的泄爆阀;所述冷凝模块包括多功能吸收冷凝器,该多功能吸收冷凝器的内腔构成冷凝室,该冷凝室下端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布气管,上端设有冷凝器排气口;所述废气处理模块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引风装置以及烟囱。本发明的胶渣废气处理系统既能够保证整个废气收集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在对废气集中处理前先对废气进行冷凝和吸收预处理,从而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废气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胶渣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废塑料回收再生、垃圾焚烧等工业生产和处理的过程中,会伴有废气的 产生,为了避免将其直接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在排放前需要先利用废气收集 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依次进行废气的收集和处理。
例如,在对胶渣进行“加热蒸发脱水+造粒”时会产生废气,需要将废气收 集起来并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中处理。在正常情况下,废气收集装置在射流抽 吸器的抽吸作用下,能顺利将排气有效收集,但是当高温高压气体,遇排气口、 出料口等有减压的机会时,克服熔融塑料的张力,以爆炸的方式排气(俗称“放 炮”)时,出现的卸压后的废气量严重超过了射流抽吸器的抽吸气量,在造粒 机排气口与射流抽吸器之间的集气罩与管道空间内瞬间出现正压的废气,在集 气罩检查口等密封性差的地方喷射出来,既污染环境,同时又对操作工人构成 人身伤害的威胁。并且产生的废气由以下特点:(1)温度约在100℃左右;(2) 混有油等挥发物的蒸汽;(3)带有酸性物质及有机废气等。
其中的案例:
1、在废塑料或废塑料薄膜的再生过程中,由于废塑料或废塑料薄膜中富含 水分、油脂等污染物,因此在经熔融加热(温度≤300℃)时产生的废气中会 富含高温的水蒸气、油蒸汽以及有机挥发物等;当废塑料或废塑料薄膜中含有 聚氯乙烯成份时,由于熔融时的温度≥200℃,因此产生的废气中还会含有氯 气、增塑剂气体等。
2、利用锅炉焚烧工业废渣过程中,大多数炉膛温度在300-500℃之间; 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水蒸气以及有机废气等;工业废料常混杂废纺织物、人造皮 革、木屑、粘有油污的物质、水份等;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高温酸性水 蒸气、有机废气等,甚至二恶英毒气。
该等废气的处理方法通常有:高温焚烧法、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尤其是生物膜吸收法,对上述高温水蒸气、油蒸汽、酸性气体等废气进行处理 前需将废气进行预处理,即冷却至15-30℃;现有的冷凝器仅能降低温度的作 用,不能去除气体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且降温的效果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渣废气处理系统,该 废气处理系统既能够在“放炮”时对废气进行泄爆,从而保证整个废气收集系 统的安全性;同时又能够在对废气集中处理前先对废气进行冷凝处理,该冷凝 处理在降低废气温度的同时又能够去除废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从而提高废气 处理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渣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集气模块、冷凝预处理模块以及废气处理模 块,其中,所述集气模块包括泄爆集气罩,该泄爆集气罩包括常态集气部和负 压泄爆部,所述常态集气部的内部空间为集气排气区,所述负压泄爆部的内部 空间为负压泄爆区;所述集气排气区的罩壁上设有集气罩排气口,所述集气罩 排气口与冷凝处理模块之间通过第一输气主管连接,该第一输气主管上设有射 流抽吸器;所述负压泄爆区的罩壁上设有泄爆口,该泄爆口通过输气支管与所 述第一输气主管连接;所述集气排气区和负压泄爆区之间设有常闭的泄爆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致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致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