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滩涂及其造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8108.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海;方伟;邹余;陈越;张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填 半开敞式 区块 吹填淤泥 生态绿色 造价经济 吹填土 构筑物 水动力 自然坡 堤顶 开敞 弃土 潜坝 透水 堤坝 疏浚 水体 穿过 封闭 建造 交换 生态 建设 | ||
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滩涂及其造滩方法,其滩涂结构包括:已建海堤、新建促淤潜堤、吹填区块和吹填管线,已建海堤与新建促淤潜堤连接,吹填区块设于已建海堤和新建促淤潜堤中间,吹填管线穿过已建海堤一侧与吹填区块连接。其中,新建促淤潜堤包括:促淤潜堤、堤顶、堤坡和透水构筑物。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在围区尚未封闭、一面或两面开敞、围区内外水体存在交换的情况下,依托已有岸线或堤坝,适当建造减弱水动力的潜坝来实现半开敞式吹填或裸吹,从而达到增加滩涂资源目的,同时利用吹填土的自然坡降,形成高、中、低滩并存的良好生态滩涂;工艺简单、造滩快速,造价经济;可利用疏浚弃土,符合生态绿色建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运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滩涂及其造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吹填淤泥成陆案例较多,吹砂养滩也有实践,而吹填淤泥造滩尚未有报道。吹填淤泥成陆的流程主要是利用或建设围堤形成封闭围区,向围区内吹填淤泥土抬高地坪,再进行地基处理以便后续开发及使用。而一些涂面整理、近海养殖、滨海湿地项目对成地要求不高,若采用现有围吹成陆方法,成本高、速度慢。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滩涂及其造滩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滩涂及其造滩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滩涂包括:已建海堤、新建促淤潜堤、吹填区块和吹填管线,所述已建海堤与新建促淤潜堤连接,所述吹填区块设于已建海堤和新建促淤潜堤中间,所述吹填管线穿过已建海堤一侧与吹填区块连接;
其中,所述新建促淤潜堤包括:促淤潜堤、堤顶、堤坡和透水构筑物,所述促淤潜堤与已建海堤连接,所述堤顶与促淤潜堤顶部连接,所述堤坡与促淤潜堤两侧连接,所述透水构筑物与堤顶连接。
进一步,所述吹填区块包括:高滩段和斜坡段,所述高滩段与已建海堤连接,所述斜坡段与新建促淤潜堤连接,所述高滩段与斜坡段上侧连接。
一种半开敞式吹填淤泥造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滩涂范围。滩涂的两面或三面依托已有岸线或堤坝,另外两面或一面设置潜堤构成半开敞水域条件。潜堤设置以减弱水动力为目的,顶高程设在平均水位以上0.5~1.0m,并可在其上增设透水构筑物,使吹填形成的滩涂能够长期维持,同时减少施工期间的流失。
步骤2:吹填。由封闭侧向开敞侧吹填,形成的滩涂高程在理论最低潮位面以上0.5m至大潮高潮位以上0.5m之间,吹填自然坡降根据半开敞水域的波浪水流条件和吹填淤泥土质情况取1:200~1:600。
步骤3:设置坡度。结合地形特点和造滩要求,合理利用吹填过程产生的自然坡度,通过调整吹泥口基本控制场地高程布局。如借助水上挖机布设浮管,使得吹泥口可沿已吹填泥面有效延伸至围区内的不同位置,充分保证吹填坡降的控制。
步骤4:预留超高。考虑吹填土的固结及地基沉降,吹填施工时预留一定的超高。并根据据潮水与水流变化控制吹填施工时段,减少泥土流失。
步骤5:设置透水构筑物。在潜堤堤顶设置透水构筑物,进一步减弱波浪作用。透水构筑物可采用扭王块体、空心方块等抛填形成,顶高程设在平均高潮位附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在围区尚未封闭、一面或两面开敞、围区内外水体存在交换的情况下,依托已有岸线或堤坝,适当建造减弱水动力的潜坝来实现半开敞式吹填或裸吹,从而达到增加滩涂资源目的,同时利用吹填土的自然坡降,形成高、中、低滩并存的良好生态滩涂,工艺简单、造滩快速,造价经济,可利用疏浚弃土,符合生态绿色建设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