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烟囱的改造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8139.4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军;丁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怡福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1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囱 天文 多管 内筒 气象观测 垂直电梯 电梯桥箱 外筒顶部 自由平台 竹节式 气象 望远镜 观景 内置 钢管 改造 架设 爱好 | ||
一种废烟囱的改造,所述多管烟囱的内外部进行竹节式加固;所述多管烟囱中一个内筒钢管设置成垂直电梯井,内置电梯桥箱,供人员上下;所述烟囱的内筒顶端设计成天文和气象观景塔,所述外筒顶部平台,设置成自由平台,在这里天文爱好者或气象爱好人士可架设不同倍率的望远镜,进行天文或气象观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囱,具体地说是一种火力发电厂迁建后,废弃烟囱
再利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以浙能电厂为蓝本。电厂迁新址后,原址上高大的烟囱将化巨资拆除。该火力发电厂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电厂特有的四方体外观模型成了当地群众的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尤其是高大巍峨的烟囱成了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厂的各项发电指标迭创新高,为华东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随着城市低碳化的推进,电厂处于城市发展的包围之中,火力发电导致的粉尘等悬浮颗粒物、SO2、CO2、PM2.5以及由此产生的污染物也以几何级增长,与周边幽雅的人文环境格格不入,减排降耗、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成了当地政府部门的燃眉之急。电厂另觅新址势在必行,目前经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电厂要乔迁了,新的沿江景观带不久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烟囱也将同时被废除。这在市民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特别是电厂老职工的留恋、失落情结难以割舍。如何保护原有建筑又不影响新建景观成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废烟囱的改造。该方案是:对废烟囱进行加固;所述烟囱的内筒钢管设置成电梯,供人员上下;所述加固后的烟囱顶端设置旋转塔台,所述旋转塔台可设成天文塔和气象塔。这样不仅能保留烟囱,使烟囱开辟为普及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一个平台,使其变废为宝。而且还可省下一笔庞大的拆除(烟囱爆破)费用,同时不影响新建景观带的设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电厂迁建后,遗留的若干根高大烟囱,其中有多管烟囱,本发明选择多管烟囱为主攻方向,(如浙能电厂其中一根高度在210米,外筒顶部直径16米,根部直径22.5米,内筒钢管直径6米的双管烟囱),所述多管烟囱是由内外筒组成,外筒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筒由独立钢管构成,一般内置一到三支钢管。具体地:所述多管烟囱的内外部进行竹节式加固;所述多管烟囱中一个内筒钢管设置成垂直电梯井,内置电梯桥箱,供人员上下;所述烟囱的内筒顶端设计成天文和气象观景塔,所述外筒顶部平台,设置成自由平台,在这里天文爱好者或气象爱好人士可架设不同倍率的望远镜,进行天文或气象观测。
进一步地:所述多管烟囱的外筒进行竹节式箍圈围箍,从顶部向下至少围三道箍圈,箍圈采用钢板或钢条或采用钢筋水泥,通常采用钢筋水泥加固,因为它的热涨系数与外筒的热涨系数一致,避免围上的箍圈与烟囱外筒的热涨系数不一致而产生应力,反而造成对烟囱主体的伤害。所述烟囱内部与箍圈对应的位置设隔离板,内外结合,提高加固的强度,内置的隔离板可设多层,一方面起到加固作用,另一方面可作为人员滞留的场所。
进一步地:所述多管烟囱内其中一个内筒钢管设置成电梯井,电梯井按四等分设槽轨,电梯井内置电梯桥箱,电梯桥箱对应槽轨的位置滑轨或滑轮,电梯桥箱在驱动机构(现有技术)的钢索牵引下可沿着槽轨上下滑动,供人员上下,所述烟囱的另外内筒钢管的内部空间可作其它用途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怡福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怡福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