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TN场景中DCN环路消环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8383.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7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宋卿;姚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杜志敏;宋志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tn 场景 dcn 环路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TN场景中DCN环路消环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网元作为非网管网元时,根据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路径开销确定本地端口的优先级;当确定任一端口的优先级不为最高优先级,且确定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端口方向为下联方向时,若该端口的状态不为阻塞状态,则将该端口的状态置为阻塞状态;其中,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路径开销越大的端口的优先级越低。该方法能够在离网管网元最远的位置实现消环,提高网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Network,PTN)场景中数据通信网络(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DCN)环路消环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二层交换机在实际应用中,整个拓扑中的网元要上联网管,可以通过创建一条网管专用的vlan实现将拓扑中所有的网元连接到网管,但是如果单纯的创建一条vlan将会面临这条网管专用vlan成环的风险,最终导致这条网管通道不可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PTN场景中DCN环路消环方法和装置,能够在离网管网元最远的位置实现消环,提高网管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环路消环方法,应用于网络拓扑中的任一网元上,该网元周期发送DCN报文,并携带发送该报文的端口的端口方向和路径开销;所述路径开销从网管网元开始,每经一台网元路径开销递增;其中,网关网元的端口的端口方向状态机均为下联方向;非网关网元上优先级最高的端口的端口状态机为上联方向,其它端口的端口状态机为下联方向;该方法包括:
该网元作为非网管网元时,根据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路径开销确定本地端口的优先级;
当确定任一端口的优先级不为最高优先级,且确定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端口方向为下联方向时,若该端口的状态不为阻塞状态,则将该端口的状态置为阻塞状态;
其中,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路径开销越大的端口的优先级越低。
一种PTN场景中DCN环路消环装置,应用于网络拓扑中的任一网元上,该网元周期发送DCN报文,并携带发送该报文的端口的端口方向状态机和路径开销;所述路径开销从网管网元开始,每经一台网元路径开销递增;其中,网关网元的端口的端口方向状态机均为下联方向;非网关网元上优先级最高的端口的端口状态机为上联方向,其它端口的端口状态机为下联方向;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本单元所在网元作为非网管网元时,根据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路径开销确定本地端口的优先级;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任一端口的优先级不为最高优先级,且确定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端口方向为下联方向时,若该端口的状态不为阻塞状态,则将该端口的状态置为阻塞状态;其中,接收到的DCN报文中携带的路径开销越大的端口的优先级越低。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通过周期发送DCN报文,引入端口的状态端口的端口方向状态机,以及优先级在拓扑出现环路时,能够及时阻塞环路上的端口,以实现消环。该方案能够在离网管网元最远的位置实现消环,提高网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PTN场景中DCN环路消环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环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环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