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8905.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杨记冬;余翔;郑新友;钱红斌;吴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G03B2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激光 光源 系统 及其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散热器、控制器和光纤输出组件;光源组件为多光源的集中式组件,光源组件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散热器为光源组件进行集中散热,控制器根据光源组件的光源开启数量、强度和温度确定散热器的开启数量和循环速率以及光纤输出组件的开启量。该系统结构采用集中式模块化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占用空间,相应的方法易于实施,提高了调控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因其具有显示色域大、色彩鲜艳、颜色真实性高,激光发散角小、亮度高,亮度随传输距离的衰减小,光谱利用率高,无杂散光,低功耗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普遍被认为是新一代显示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激光显示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显示领域,目前已有部分影院的放映机采用激光光源作为其显示用光源。激光放映机是在原有显示技术的基础上,将氙灯或汞灯光源变更为激光光源,以减少灯泡光源寿命短、能耗高的劣势。
目前影院激光放映机光源,参见图1,采用的是一台放映机配一台光源,并配有一台散热设备,采用光纤传输或者通过光学镜头传输光能。该独立式的放映光源,其散热设备需要将较多的热量排出,然后通过室内空调将热量转移到室外,散热设备和空调需同时工作,能耗较大。影院有几台激光放映机就需配几台光源和散热设备,每台设备单独独立工作,并且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
一台放映机配备一台激光光源、散热系统、空调设备,不仅存在设备配备成本较大,因影院不同影厅存在不同的放映场次和时间,这就造成了部分设备闲置和浪费,不能有效的利用激光光源,因为目前的激光器寿命比较长,达到20000~30000个小时,远远大于氙灯的寿命,如设备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将造成资源的浪费。每台放映机及设备均需占用一定的场地空间,对场地也是一个浪费。另外目前影院的放映机机光源都是每一台单独启动关闭,光源也是单独启动关闭,需要较多的管理资源。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指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散热器、控制器和光纤输出组件。光源组件为多光源的集中式组件,光源组件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散热器为光源组件进行集中散热,控制器根据光源组件的光源开启数量、强度和温度确定散热器的开启数量和循环速率以及光纤输出组件的开启量。
优选的,光源组件为RGB三色激光光源。
优选的,光源组件为激光和激光荧光复合激光光源。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采用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对光源组件的每个光源进行可选择的集中散热。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的冷水机组规格范围为1P至40P。
优选的,所述光纤输出组件包括对应每个放映室的多组光纤和光纤控制开关,每个光纤控制开关由控制器根据放映室的需求控制开闭。
上述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的调控方法,方法包括:首先,控制器收集各个放映室的放映及光源需求;其次,控制器根据上述需求调控光源组件的光源开启数量和光源强度以及对应的光纤传输组件的开启量,并实时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光源组件的温度;最后,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实时调控散热器的开启数量和循环速率。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集中式激光光源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灵活,便于影院的光源调控,减少了空间占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独立式光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