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装配式防撞墙及其构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9105.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于玲;单伟桐;包龙生;赵同宇;郭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范象瑞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墙 混凝土块体 连接钢筋 ∪形 翼板 装配式 构筑 桥梁 环氧树脂胶黏剂 纵向均匀间隔 表面平整度 预应力钢束 整体连续性 抗拉性能 施工难度 施工效率 施工周期 现场组装 纵向串接 非对称 工厂化 上表面 灌浆 底面 抗弯 预埋 灌注 预制 施加 | ||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防撞墙及其构筑方法,防撞墙由上下两根预应力钢束沿纵向串接的L形混凝土块体组成;混凝土块体通过一组纵向均匀间隔分布的非对称∪形连接钢筋与桥梁翼板连接,混凝土块体底面与桥梁翼板上表面之间灌注有环氧树脂胶黏剂。构筑防撞墙时,先工厂化预制∪形连接钢筋和混凝土块体,然后在桥梁翼板中预埋∪形连接钢筋,最后现场组装混凝土块体,施加预应力和灌浆后形成防撞墙。该防撞墙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整体连续性好、表面平整度高、抗弯和抗拉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应力装配式防撞墙及其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防撞墙作为桥梁的附属结构,布置于主梁翼板外侧的边缘,是重要的安全防护物,具有防止行驶车辆因故驶出桥梁的作用。
现有的防撞墙,通常是在主梁施工完成后,在主梁上采取现浇施工构筑。采取现浇构筑防撞墙,通常需要安装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然后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防撞墙。这种防撞墙构筑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模板的固定安装工艺复杂,需要的辅助安装设备多,工期较长,施工效率低。
2、模板不易固定,浇筑混凝土时易发生跑模现象,导致浇筑的防撞墙表面不平整。
3、防撞墙纵向连接依靠少量的普通钢筋或不设钢筋,连续性差,抗弯性能低。
4、防撞墙底面与主梁翼板之间用水泥浆连接,连接不牢固,抗拉性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装配式防撞墙,以克服上述现有防撞墙的缺点。
本发明还提供该防撞墙的构筑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预应力装配式防撞墙,包括由上下两根预应力钢束纵向(桥梁走向)串接的L形混凝土块体;混凝土块体通过3—5根纵向均匀间隔分布的非对称∪形(即∪的左边长、右边短)连接钢筋与桥梁翼板连接,混凝土块体底面与桥梁翼板上表面之间灌注有环氧树脂胶黏剂。
所述混凝土块体纵向长度为2.0m~4.0m,高度为1000~1300mm,顶部横向宽度250~320mm,底面横向长度800~950mm;所述∪形连接钢筋的较长段距混凝土块体背面50~60mm,上端距离混凝土块体顶面150~160mm;∪形连接钢筋的较短段距混凝土块体正面底缘100~120mm,上端距离混凝土块体正面100~120mm;∪形连接钢筋的平直段距离桥梁翼板上表面80~100mm;所述上下两根预应力钢束分别位于混凝土块体顶面中心与混凝土块体底面的垂直线上,上部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块体底面的距离为700~800mm,下部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块体底面的距离为200~250mm。
上述预应力装配式防撞墙的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形连接钢筋
采用直径为10mm、型号为HRB335的钢筋按∪形连接钢筋的形状和尺寸预制构筑防撞墙所需的∪形连接钢筋,备用;
步骤2、预制混凝土块体
混凝土块体在工厂内预制,按混凝土块体的尺寸利用模板浇筑成底面周边带有高度为20mm的围挡、横截面呈L形的混凝土块体,并采用胶管抽芯法在混凝土块体中形成可与∪形连接钢筋插接的∪形连接钢筋预留孔道、可供预应力钢束穿越的预应力钢束预留孔道和一个上下开口分别位于混凝土块体正面和底面的灌浆孔道;其中(靠近混凝土块体背面的)∪形连接钢筋预留孔道的后段的上端直角弯曲开口于混凝土块体的背面上,∪形连接钢筋预留孔道的前段为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