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灾害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0115.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坡;徐青松;裴向军;刘梦亮;李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31/00;G06T3/40;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灾害 全景图 纹理 定量分析 影像叠加 视频 预警 预警系统 变形过程 变形数据 构造动态 水平位移 运动过程 灾害数据 泥石流 高程 拼接 视点 变形 下山 采集 合成 滑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地灾害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同一视点下山地灾害数据采集;静态全景图的拼接和合成;山地灾害运动过程视频纹理的生成;将静态全景图和视频纹理二者结合生成构造动态全景图;将多期影像叠加,定量分析山地灾害变形前后高程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该方法通过将视频纹理和全景图结合起来,构造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变形过程动态全景图,同时将多期影像叠加,获取山地灾害变形数据定量分析成果,实现了对山地灾害的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地灾害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山地灾害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大多数情况下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在暴雨的影响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迅速发生滑动和流动。
山地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山地灾害的发生过程短暂,以滑坡为例,整个滑动过程通常在1分钟左右,一旦滑坡灾害发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逃生极为困难。因此,山地灾害的提前预警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地灾害预警方法,旨在改善山地灾害预警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山地灾害动态全景获取及预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同一视点下山地灾害数据采集;
步骤2:静态全景图的拼接和合成;
步骤3:山地灾害运动过程视频纹理的生成;
步骤4:将静态全景图和视频纹理二者结合生成构造动态全景图;
步骤5:将多期影像叠加,定量分析山地灾害变形前后高程和水平位移的变化。
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6:利用云软件编辑、上传动态全景图,多期影像叠加成果,实现互联网式共享。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同一视点下山地灾害素材采集的方法为:利用无人机定点拍摄采集数据及拍摄山地灾害运动前多期影像。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利用无人机定点拍摄采集数据的方法具体为:
a.无人机定点拍摄四圈采集数据,第一圈:云台上仰至山地灾害体出现在3等分网格线最下方一条线平行横向拍摄8-10张照片,每转30°拍一张;第二圈:此圈横向拍摄照片8张,每转45°拍一张;第三圈:由于拍摄不再是水平,横向拍6张,每转60°拍一张;第四圈:在向下俯仰基本就正对地面,间隔60度拍2张。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使用PTGUI软件或利用双曲线形插值算法实现静态全景图的拼接和合成,所述双曲线形插值算法实现静态全景图的拼接和合成的具体方法为:
(1)获取球状全景图:将无人机采集的多张间隔一定角度的连续照片(共360度)在以相机透镜的中心点、焦距为半径对应的球体表面上连续投影得到球状全景图;
(2)双曲线形插值算法获取柱状全景图:将照片上任意一点按照式1、式2的几何关系进行坐标变换得到投影到球体表面的坐标,得到像素点的对应关系后,对照片的各像素灰度值进行插值,得到柱面各像素的灰度值,
(3)补天与图像处理:利用后续图片编辑软件进行补天和图像处理操作,得到较为真实的静态全景图。
优选的,上述后续图片编辑软件为Adobe或Photosho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0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