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参数动态荧光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0497.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陶卫;赵辉;吕娜;王侃;郑超;刘权;胡艳丽;夏润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动态 荧光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参数动态荧光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光源、发射滤光片、比色皿、第一光电倍增管、第二光电倍增管、第一接收滤光片、第二接收滤光片、数据采集器,光源、发射滤光片以及比色皿形成荧光激发光路,当单色光激励之后,量子点与敏感物质分别激发出波长不同的两种荧光信号,通过第一光电倍增管、第二光电倍增管分别检测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强度,从而可以实现两种参数的同步快速测量。本发明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检测系统与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参数动态荧光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学检测方法中,荧光法的固有检测灵敏度高,所需样品量少,检测限通常较其他方法低,同时包含有荧光强度、荧光寿命、量子产率、激发峰波长、发射峰波长等多种测量参数可供使用,因此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荧光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化、化学、药物分析、食品检验、地理、冶金、医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中。
目前基于荧光法的仪器主要有荧光分析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均可以测定荧光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分析。荧光分析仪主要是针对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进行环保检测的一种工具,一般用于工厂和海关检测。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包括手持式、自动记录式和微机化式几种类型,就测量精度而言,前两种类型远远不及后者,且三种类型体积均偏大,不便于灵活使用。
但是,现有的荧光检测仪器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其一,现有的荧光检测仪器样品仓的均为属于封闭方式,只能在被测样品处于稳定状态之后送入样品仓进行检测,不仅操作过程复杂、耗时长,而且无法测量样品在反应零时刻的变化,存在初始阶段的检测盲区。这对于很多瞬间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无法做到实时、动态、快速的动态检测。
其二,现有的荧光检测仪器均为光谱式检测仪器,可调制激发光波长,可检测发射波谱。虽然可适用于多种被测物质成分,但是每次检测过程只能测量单一参数,而且系统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参数动态荧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可实现双参数同步快速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参数动态荧光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光源、发射滤光片、比色皿、第一光电倍增管、第二光电倍增管、第一接收滤光片、第二接收滤光片、数据采集器,其中:
所述光源为单一的宽光谱光源;
所述发射滤光片用于产生所需波长的单色光,通过不同波长的发射滤光片产生不同窄带波长的近似单色光,用于不同物质成分的荧光激励;
所述比色皿用于盛装检测溶液,所述检测溶液是量子点缓冲液与待测溶液的混合溶液,所述量子点表面修饰了对待测物质成分具有特异性的敏感物质,所述敏感物质与待测溶液的指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所述光源、所述发射滤光片以及所述比色皿形成荧光激发光路,当所述光源发出单色光激励之后,经所述发射滤光片滤光后到达所述比色皿,使所述比色皿中检测溶液的所述量子点与所述敏感物质分别激发出不同波长的两种荧光信号;两种荧光信号分别经过所述第一接收滤光片、所述第二接收滤光片后到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所述第二光电倍增管;
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和第一接收滤光片组成第一荧光接收光路,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接收与所述第一接收滤光片相同波长的荧光信号,所述第一接收滤光片的波长对应其中一种所述荧光信号的波长;
所述第二光电倍增管与第二接收滤光片组成第二荧光接收光路,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二接收滤光片相同波长的荧光信号,所述第二接收滤光片的波长对应于另一种所述荧光信号的波长;
所述数据采集器分别连接第一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和第二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同步采集所述第一荧光接收光路和第二荧光接收光路输出的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实现双参数同步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0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