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的装置以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0582.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雷;付雷;郭大威;郑泽勇;庞文猛;马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80/50 | 分类号: | F24S80/50;F24S80/52;F24S80/58;F24S80/70;F24S40/10;F24S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太阳能 集热管 集热管防护 能源效益 热转化率 容置空间 透光效果 透明罩体 透明的 透明罩 冰雹 雨水 容纳 体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的装置,包括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内设置有至少可以容纳一个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容置空间。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罩设在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外侧,并且采用透明的结构,不仅能够为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外界的灰尘、雨水、冰雹对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影响,而且能够保证正常的透光效果,总体上提高了热转化率,能够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的装置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是槽式光热电站中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关键装备,其一般包括同心设置的内金属管以及外玻璃管,其配合聚光镜使用,使得聚光镜将光集中至内金属管处,进行热量的吸收,为了提高外玻璃管的透光率,在外玻璃管的外侧设置有增透膜,增透膜的合理使用往往会会减少光的反射,使更多的光进入光热/光电转化系统,大幅提升光的使用效率,使光热发电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益。
目前,公知的高温太阳能集热管均为室外使用,其易受雷雨、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对玻璃的材质要求较高,但是即使是采用较好的材质,也不能避免居高不下的破损率,需要经常的检修,另外,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表面灰尘较多,影响集热管的吸热效率,需要经常的情形清洗,维护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上述问题均增大了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使用成本,亟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的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的装置,包括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内设置有至少可以容纳一个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容置空间。
进一步,所述透明罩体的顶部为半球形。
进一步,所述透明罩体采用玻璃材质。
进一步,所述透明罩体的外侧设置有增透膜。
进一步,所述透明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透明罩体可水平转动的设置在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透明罩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托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托环的环形活动腔,所述支撑托环的内侧壁与环形活动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支撑托环的外侧壁与环形活动腔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支撑托环的底壁与环形活动腔之间设置有第三滑动件;
所述透明罩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内齿轮环,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与所述内齿轮环啮合设置。
进一步,所述透明罩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结构支撑骨架,所述内齿轮环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支撑骨架上。
进一步,所述底板在位于所述透明罩体内侧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安装板。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贴靠在透明罩体的外侧。
一种上述的用于高温太阳能集热管防护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在经历下雪天气之后,透明罩体上在面向太阳光照一侧的雪会较快的融化,此时通过转动透明罩体,使得原先处于相对阴面的一侧面向太阳光的直射,加速雪的融化,进而实现透明罩体上整体雪的快速融化,保证正常的透光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罩设在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外侧,并且采用透明的结构,不仅能够为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外界的灰尘、雨水、冰雹对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影响,而且能够保证正常的透光效果,总体上提高了热转化率,能够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0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