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级次微纳结构的金刚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0987.9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炳;王陶;李星星;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23C1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吴乃壮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级 次微纳 结构 金刚石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次微纳结构的金刚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金刚石薄膜技术领域。金刚石薄膜包括自基体表面依次向外形成的非连续的微米尺寸金刚石岛,以及由连续的纳米尺寸金刚石晶粒构成的纳米金刚石膜层,形成具有类荷叶乳突体的多级次微纳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基体上进行低密度植晶,并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一次生长金刚石;再在一次生长金刚石薄膜上进行高密度植晶,并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二次生长金刚石。本发明的金刚石薄膜具有类荷叶乳突体的多级次微纳结构,形成仿生超疏水表面,不仅疏水性和自清洁能力强,而且耐腐蚀、寿命长。制备方法容易获得、适用性强,工艺简单、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刚石薄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多级次微纳结构的金刚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前来,金刚石薄膜表面的润湿性倍受关注,因为润湿性能直接影响其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尤其在宏观或微观器件的使用中,亟需亲水或超疏水的金刚石薄膜。例如,某些生物传感器需要亲水表面来促进细胞在探头上的吸附;相反,在海水、血液、机械冲击磨损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器件表面需要被保护,用超疏水的表面防化学腐蚀、防生物污损和抗机械磨损,例如抗血栓的人工支架、人工关节、深海精密探测器件、微流体器件等等。与其他高分子、金属、陶瓷材料相比,金刚石的硬度最高、抗磨损性能最佳、热导率最高、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化学性质稳定和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亲水/超疏水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金刚石的亲水/超疏水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改变表面的亲疏水性可通过两种方法,一是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包括氢化、氧化、氟化处理等,二是通过改变金刚石表面的微米纳米形貌,往往采用等离子体刻蚀金刚石涂层的方法,需要等离子体反应刻蚀(RIE)真空设备以及金做为掩膜,过程复杂,价格昂贵。
现有技术中,论文Langmuir 30(2014)12647.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法在金刚石表面形成微米/纳米柱阵列的结构,接触角达153°;论文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2010)10671,通过离子刻蚀的方法将金刚石涂层刻蚀成表面呈纳米针状阵列,然后进行表面氟化处理,使接触角最高达到160°;论文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46(2015)189,采用热处理方法处理自支撑金刚石,得到针状结构,并经过后续氢等离子体处理,得到最高接触角109°;论文Carbon 139(2018)361首先采用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将硅基体刻蚀成支柱状结构,然后沉积致密的纳米金刚石薄膜,然后进行氟等离子体处理,最高接触角达174°。但这些制备超疏水金刚石的技术一般都需要采用反应离子刻蚀设备(RIE)制备针/柱状纳米结构,即先制备出致密的金刚石薄膜,再采用金或其它金属做为掩膜,通入CF4、O2、H2等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具有耗时长,工艺复杂,且RIE设备昂贵等缺陷。
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超疏水金刚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薄膜,具有类荷叶乳突体的多级次微纳结构,达到超疏水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依次经过低密度和高密度植晶获得,适用性强,容易制得,成本低,操作简单,工艺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金刚石薄膜或上述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刚石薄膜在防化学腐蚀、自清洁、抗机械磨损或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0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