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1872.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储伟;代宇;李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源前驱体 复合材料 复合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用 高稳定性 交联产物 可逆容量 前驱体 碳基质 制备 氧化铁纳米颗粒 金属盐原料 容量保持率 亚铁氰化钾 负极电极 氧化处理 炭化 微米级 水中 洗涤 离子 溶解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通过碳源、M1金属盐源和铁源在前驱体中原子级别的分散,实现了M1Ox和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微米级碳基质中的高度均匀地分散,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时,最高具有70%的首圈库伦效率,优于文献常见的50%左右的数据;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能够稳定地保持927 mAh/g的可逆容量;甚至在3 A/g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800圈之后,仍然能够保持429 mAh/g的可逆容量。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一定量的碳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0.05 g/ml~1 g/ml的碳源溶液;
步骤二:将一定摩尔比的M1金属盐原材料和亚铁氰化钾分别加入到步骤一所述碳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其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M1金属盐原材料的浓度为0.05~2 mol/L,所述混合溶液B中亚铁氰化钾的浓度为0.05~2 mol/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均匀混合,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反应0.1~12小时,得到在原子级别上分散均匀的凝胶状M1-Fe-C交联产物;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交联产物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胶状的前驱体C;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干胶状前驱体C先氧化处理,生成M1Ox和氧化铁,再在特定气氛下热处理,将碳源碳化形成微米级碳基质,自然冷却后将所得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碳源为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类,如葡萄糖、淀粉、柠檬酸、抗坏血酸等,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一定摩尔比的M1金属盐原材料和亚铁氰化钾的摩尔比为(0.33~3):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混合为混合溶液A加入到混合溶液B或者混合溶液B加入到混合溶液A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为0~60 ℃。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干燥处理为鼓风干燥、真空干燥或者真空冷冻干燥的任一种,干燥时间为0.1~36小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氧化处理,为在气体流速10 ml/min~80 ml/min的空气或者氧气气氛下,氧化温度为300~550 ℃,氧化时间为0.5~6小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于步骤五所述特定气氛为氮气或氩气的任一种。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稳定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 ℃,热处理的时间为0.5~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8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镍双液流电池
- 下一篇:铁镍氧化物包覆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