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2957.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媛媛;熊剑平;毛礼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监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用于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对门的状态进行监控,降低因设备损坏造成的无法及时监测防汛门状态的可能性。该方法包括:接收图像采集装置传回的当前时刻的门的图像,并从门的图像中提取出多个检测框;将多个检测框与预先配置的M个标注框中的每一个标注框进行匹配,以从多个检测框中确定与标注框相匹配的检测框;获取M个标注框中成功匹配到相匹配的检测框的的第一数量,以及获取标注框与相匹配的检测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的标注框的第二数量;基于门的类型,根据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确定门当前时刻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防汛门,或称防洪门,用于对水灾起到防护作用。一般而言,在江河延案会分布数量众多的防汛门,在潮位较高时或者汛期期间,管理部门会要求沿江单位关闭闸门,避免发生灾情,因此,对防汛门的状态进行监测从而保障防汛门的正常运作,对于避免灾情是很有必要的。其中,防汛门状态自动监测系统即为一种对防汛门的状态进行监测的自动化系统,防汛门状态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工程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等手段,对江河沿线多个防汛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防汛门是否有异常情况,比如开关启闭状态,是否被隐没等,以便提前发现险情。
但是,目前一般是通过硬件设备,例如探测头等来感应防汛门的状态,请参见图1,为目前的防汛门状态自动监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其中,在该架构中,通过设置在各个防汛门上的光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传输给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进而OTDR将检测信号发送给相应的水闸监测站,逐级上报至监测站中,并可通过网络将检测结果上传到水务总局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中。可见,由于用于感应防汛门状态的探测头需要长时间与水接触,水中包含的各种物质容易对探测头产生腐蚀,从而探测头的寿命周期一般较短,一旦探测头损坏,很有可能因为未及时检测到防汛门的状态而无法对灾情进行及时处理,并且探测头自身的异常很难判断,一般需要人工到现场进行人工检测,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门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通过视频监测技术对门的状态进行监测,降低因设备损坏造成的无法对门的状态及时进行监测的可能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门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图像采集装置传回的当前时刻的门的图像,并从所述门的图像中提取出多个检测框,其中,所述门上设置有M个标志符号,所述标志符号为用于检测门状态的参考符号,一个检测框为一个标志符号的潜在区域;
将所述多个检测框与预先配置的M个标注框中的每一个标注框进行匹配,以从所述多个检测框中确定与标注框相匹配的检测框,其中,标注框为在所述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开启状态时的图像中标注的标志符号所在的区域,一个标注框对应于一个标志符号;
获取M个标注框中成功匹配到相匹配的检测框的第一数量,以及获取标注框与相匹配的检测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的标注框的第二数量,其中,所述距离为基于预先配置的标注框的位置信息,与获取的相匹配的检测框在门的图像中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基于所述门的类型,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门当前时刻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门的图像中的标志符号所在的检测框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框和预先标注的该门上的标注符号所在的标注框的匹配成功的数量,以及检测框和标注框之间的距离来确定门当前时刻的状态。这样,通过图像监控技术既可以实现门状态的确定,那么只需要设置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既可以采集到门的图像,从而能够避免探测头直接与水接触而产生的寿命短的问题,从而降低因设备损坏造成的无法及时监测门状态的可能性,提升门状态监测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门的图像中提取出多个检测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