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连续搅拌反应釜中的批次运行轨迹和空间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2971.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盖;李庆华;徐俭;栾小丽;王志国;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徐洋洋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连续 搅拌 反应 中的 批次 运行 轨迹 空间 调整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连续搅拌反应釜中基于PLS模型的批次运行轨迹和空间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间歇过程PLS模型;
确定出知识空间;
根据期望产品质量求取主元变量;
后续参考轨迹的表达方式;在间歇运行过程的采样时刻n,其之前的运行轨迹记为x1∈R1×Mn,n时刻之后的参考轨迹记为x2∈R1×M(N-n);由反演得到的主元即可计算出轨迹,如下:
其中,D=[D1 D2]=tnewPT,x1为已发生的运行轨迹,而x2为后续的参考轨迹;因此,有
x1=D1+λTH1 (4)
根据上式即可求解出λ,从而得到后续的参考轨迹如下:
x2=D2+λTH2 (5)
当式(4)有无穷多个关于λ的解时,后续参考轨迹x2也具有无穷多个解,其调整空间取决于λ;但是,当式(4)无解时,即式(3)无法成立,也就是最终产品质量无法达到期望值,则参考轨迹的调整目标为使得式(4)两端表达式尽可能地小,从而求取λ的最优值,如下:
将得到的λ最优值代入到式(5),即可得到后续的最优参考轨迹;
“建立间歇过程PLS模型;”具体为:
收集间歇生产过程历史批次中输入变量轨迹以及产品质量参数数据,并沿时间维度进行展开;
在该二维数据下,不同的参考轨迹对应不同的产品质量,然后建立该对应关系的PLS模型,如下:
式中,T、P、Q、E和F分别为主元、输入负荷向量、输出负荷向量、输入残差和输出残差;
“确定出知识空间;”中,该空间采用统计指标SPE和T2来定义,并计算出SPE和T2在一定置信度下的统计置信区间,该区间即定义了知识空间,将参考轨迹代入这两种统计指标中的计算结果必须在该空间内;
由模型反演得到的主元为一个空间,表示如下:
式中,tnew=ydes(QTQ)-1QT,S=(TTT)1/2,G2为SQT的左奇异矩阵中对应于后续参考轨迹的子矩阵,λ为一个可在知识空间中随机变化的向量,该向量决定了主元空间;
其中,连续搅拌反应釜中:进料物质A的浓度为CA0,温度为T0,流速为q,冷却液的温度为TC0,流速为qc,反应后物质A的浓度为CA,反应釜温度为T;过程的第一原理模型为:
式中各变量以及其稳态范围如表1所示;
选择变量冷剂流量qc,冷剂温度Tc,为操作变量,反应釜温度T为过程变量,组成输入矩阵X,选择反应釜中物质A的浓度CA为输出质量变量Y;给定操作变量范围,反应釜温度范围为Tl≤T≤Tu,Tl=430K,Tu=450K,反应釜中A物质的浓度为在指定范围内改变冷剂流量qc与温度Tc,得到50组产品;反应时间为20min,每2min作为一个采样时刻,从0时刻开始,共有11个采样时刻;则批次数I=50,输入变量个数J=3,时刻数K=11,质量变量个数k=1;用这50组数据建立PLS模型,潜变量个数A=2;
表1 CSTR模型参数及稳态范围
设定输出期望值ydes=0.08mol/L,即反应釜中A成分的浓度为0.08mol/L,在反应的第9min给一个故障,使物质A的进料浓度下降5%,故障持续时间为9min-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29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PLS模型的青霉素发酵设计方法
- 下一篇:养殖舍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