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侵入式抗干扰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血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3156.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昱莹;廖睿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少玉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347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侵入 抗干扰 血糖 检测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抗干扰血糖检测仪,包括外露于壳体之外的由导体构成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工作电路;其中,第一电极、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设于壳体的一端组成一个第一探头,第二电极单独设于壳体的另一端组成一个第二探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连接;工作电路包括:讯号处理模块、存储单元、微处理器、电源模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与讯号处理模块连接,微处理器与讯号处理模块连接,存储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电源模组通过电路对各元件实现供电。本发明可降低外界干扰,抓取更准确的数据,测得更准确真实的血糖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侵入式抗干扰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血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关注非侵入性(免扎血)血糖检测仪的技术研发,一般是采用电子技术通过人体的皮肤对获取人体的生理数据。这些悉知的单一电子技术虽然是可以看到皮肤的电子讯号变化,但经实验发现,这些变化非常细微且极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因此检测的数据准确度无法保证,欠缺实际意义。
而且,这种非侵入式的血糖检测仪所检测的仅仅是电子数据,在没有实际的数据校准手段之前,这些电子数据是欠缺真实性的,无法直接计算出人体真实的血糖值。目前各种家用血糖仪,无论是非侵入式抑或是扎血式的,宣称能够检测血糖值,实际仅仅能够测出电子数据,其准确性与真实血糖值有很大误差,其精度具有大于±20%的误差。以使用者的真实为血糖值6.5为例,±20%的误差已经导致测量值在5.2-7.8之间浮动。这么大的浮动区间已经导致一些仅仅是血糖高的危险群被误诊为糖尿病患者、或一些糖尿病患者被误诊为危险人群而耽误治疗。
所以目前完全无一有效可以做出真正产品的非侵入型的血糖检测仪。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侵入式抗干扰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血糖的方法,能够通过电极及电路的合理设计,降低外界干扰,抓取更准确的数据。同时,通过科学的校准方式,测得更真实的血糖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侵入式抗干扰血糖检测仪,包括外露于壳体之外的由导体构成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工作电路;
其中,第一电极、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设于壳体的一端组成一个第一探头,第二电极单独设于壳体的另一端组成一个第二探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用于接触人体的两个不同位置构成回路,以测量数据;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连接,用于在第一探头处接触人体构成回路,以测量第一探头与人体的触点处的干扰数据;
其中,工作电路包括:
讯号处理模块,用于过滤调整各电极截得的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使用者抽血检测的数据作首次校正;
微处理器,用于运算处理讯号处理模块获得的数据;
电源模组,用于所有元件的供电;
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与讯号处理模块连接,微处理器与讯号处理模块连接,存储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电源模组通过电路对各元件实现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讯号处理模块包括讯号滤波电路、讯号放大电路和转换电路;讯号滤波电路、讯号放大电路均连接于由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由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组成的两条回路上;转换电路与讯号放大电路连接,微处理器与转换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讯号滤波电路与讯号放大电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用于将回路形成的讯号电流,经过讯号滤波电路滤波整流后存入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少玉,未经林少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栽种装置
- 下一篇:电子血压计均速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