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3211.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C10/20;F23C10/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5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省煤器 高温省煤器 对流管束 集成结构 进口集箱 汽水循环 锅筒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 连通 出口集箱 锅炉 环保节能型 依次连通 导水管 下集箱 对流管束上集箱 省煤器出口集箱 流化床锅炉 分配集箱 停电保护 再循环管 下降管 积灰 结渣 污染物 腐蚀 | ||
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它涉及一种锅炉与汽水循环集成结构。本发明解决现有流化床锅炉的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可靠性低、污染物高、易结渣积灰腐蚀及无停电保护功能的问题。分配集箱、低温省煤器进口集箱、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高温省煤器进口集箱、高温省煤器、高温省煤器出口集箱和锅筒由下至上依次连通,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和高温省煤器进口集箱之间通过第一导水管连通,省煤器出口集箱和锅筒之间通过第二导水管连通,低温省煤器进口集箱通过再循环管与锅筒连通;锅筒通过对流管束下降管与对流管束下集箱连通,对流管束下集箱、对流管束和对流管束上集箱由下至上依次连通。本发明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与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实现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
背景技术
按国家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和《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及我国局部区域限煤、禁煤工作的开展,加速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需要达到清洁化燃烧和低污染排放及负荷稳定运行。农林业生物质露天焚烧可导致雾霾、火灾等对环境的损害;畜牧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不当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清洁化燃烧农林和畜牧业等生物质废弃及残余物实现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构成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清洁燃烧;可达到了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实现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源、低排放、易调整和防结渣、不积灰、耐腐蚀,解决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环保、清洁高效及负荷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但是,现有的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可靠性低、污染物高、易结渣积灰腐蚀及无停电保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可靠性低、污染物高、易结渣积灰腐蚀及无停电保护功能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循环集成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环保节能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水循环集成结构,所述汽水循环集成结构包括省煤器水系统、炉膛水系统、对流管束汽水系统和过热器汽系统,省煤器水系统包括分配集箱11、低温省煤器进口集箱12、低温省煤器13、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第一导水管15、高温省煤器进口集箱16、高温省煤器17、高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8、第二导水管19和锅筒20,其特征在于:省煤器水系统还包括再循环管21;分配集箱11、低温省煤器进口集箱12、低温省煤器13、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高温省煤器进口集箱16、高温省煤器17、高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8和锅筒20由下至上依次连通,低温省煤器出口集箱14和高温省煤器进口集箱16之间通过第一导水管15连通,省煤器出口集箱18和锅筒20之间通过第二导水管19连通,低温省煤器进口集箱12通过再循环管21与锅筒20 连通;
炉膛水系统包括水冷壁下降管22、前膜式壁下集箱23、侧膜式壁下集箱24、后膜式壁下集箱25、前膜式壁26、侧膜式壁27、后膜式壁28、前后膜式壁上集箱29、侧膜式壁上集箱30和引出管31,水冷壁下降管22的上部与锅筒20连通,水冷壁下降管22的下部分别与前膜式壁下集箱23、侧膜式壁下集箱24和后膜式壁下集箱25连通,前膜式壁下集箱23通过前膜式壁26与前后膜式壁上集箱29连通,后膜式壁下集箱25通过后膜式壁28与前后膜式壁上集箱29连通,侧膜式壁下集箱24通过侧膜式壁27与侧膜式壁上集箱30连通,前后膜式壁上集箱29和侧膜式壁上集箱30通过引出管31与锅筒20连通;
对流管束汽水系统包括对流管束下降管32、对流管束下集箱33、对流管束34、对流管束上集箱35和第一导汽管36,锅筒20通过对流管束下降管32与对流管束下集箱33 连通,对流管束下集箱33、对流管束34和对流管束上集箱35由下至上依次连通,对流管束上集箱35通过第一导汽管36与锅筒2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