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晶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3773.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柴国良;周安宜;林晨升;程文旦;庞泳喻;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C30B2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共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体是由BaxInyZnlSm和ZnS晶体两种晶体均匀间隔分布所形成的一种连晶,具有式I所示的化学式:
BaxInyZnlSm-nZnS式I
其中,9≤x≤11,6≤y≤7,6≤l≤7,25≤m≤26并且x:y:l:m=10:6:7:26,0n≤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体中的两种晶体在高温下于共晶点共融,所述共晶点低于两种晶体各自的熔点,所述共晶体的空间对称性与高温下的BaxInyZnlSm晶体一致;所述BaxInyZnlSm晶体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体,其特征在于,随着共晶体系中ZnS比例的变化其非线性性能会发生变化;
所述共晶体的化学式为Ba10In6Zn7S26-nZnS,其中0n≤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晶体,其特征在于,0n≤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体,其特征在于,ZnS晶体位于Ba10In6Zn7S26晶体表面均匀分布,所述ZnS晶体的粒径为20微米。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共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含有硫源、锌源、铟源、钡源的混合物压片,于真空密闭条件下,加热至900~1000℃,恒温20~50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所述共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中硫元素、锌源中锌元素、铟源中铟元素、钡源中钡元素的摩尔比为25~26:6~7:6~7:9~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中硫元素、锌源中锌元素、铟源中铟元素、钡源中钡元素的摩尔比为(26+n):(7+n):6:10,其中0n≤3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选自BaS、In2S3、ZnS、单质S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锌源选自ZnS、锌单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铟源选自In2S3、铟单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钡源选自BaS、钡单质、醋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时间为10~20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至900~950℃。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BaS、In2S3、ZnS按照摩尔比10:3:(7+n)混合,压片,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加热10~20小时至900~1000℃,恒温20~50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所述共晶体。
13.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共晶体和/或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共晶体为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
14.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共晶体、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共晶体、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在红外波段激光变频器件、近红外滤光器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7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性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