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319.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韩至勋;高光玉;赵柄善;崔正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00;F28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美芹;王小东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其包括集管箱,在该集管箱中,垫圈插设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之间以密封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其中,所述集管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使得在供所述热交换介质流动的区域之间形成的第一空间部分形成为借助在所述集管和所述箱彼此联接的部分处形成的热交换介质排出装置与所述集管箱的外部区域连通,从而防止所述热交换介质在两个热交换部分之间泄漏,并且即使发生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泄漏时也能检测所述热交换介质的所述泄漏。
技术领域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其中两个热交换部件彼此形成一体。
背景技术
通常,热交换器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特定流动路径上以进行热交换,使得在特定流动路径中循环的热交换介质吸收外部空气的热或将热交换介质自身的热辐射到外部。
这种热交换器根据其使用目的被各种各样地制造,例如使用制冷剂作为热交换介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使用冷却水作为热交换介质的散热器和加热器芯、使用油作为热交换介质来冷却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中流动的油等的油冷却器。
此外,随着近来汽车工业对世界环境和能源的兴趣增加,进行提高燃料效率的研究,并且为了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已经稳步进行关于轻型化、小型化和高功能化的研究和开发。
然而,在交通工具中使用的热交换器中,当单独制造和安装多个热交换器时,不仅由于大量的制造过程而生产率低,而且材料的浪费非常严重以至于除了成本增加之外,还难以确保用于装配各个热交换器的空间。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已经开发和使用了用于整体形成多个热交换器的各种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韩国专利10-2007-008163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并且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热交换器的视图。
如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热交换器构造成包括:多个第一管11,第一流体流动穿过第一管11;第一芯部10,该第一芯部包括插设在第一管11之间的第一散热片12以及分别联接第一管11的两端的第一集管13;多个第二管21,第二流体流动穿过第二管21;第二芯部20,该第二芯部包括插设在第二管21之间的第二散热片22以及分别联接第二管21的两端的第二集管23;单个箱30,该箱同时联接到第一芯部10的第一集管13和第二芯部20的第二集管23以形成供第一和第二流体流动的空间;以及至少一个挡板60,挡板60安装在箱30中以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彼此分离。根据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集成热交换器可以通过借助挡板60分隔箱30的内部而同时冷却两种热交换介质。
然而,在这种热交换器中,因为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热交换介质在由挡板60分隔的单个箱中循环,所以管和箱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管11和21与箱30之间的热膨胀差异而变形,因此可能发生热交换介质的泄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箱30中安装一对彼此间隔开布置的挡板60,并且在一对挡板60之间形成有阻热沟31以阻挡两种热交换介质通过箱30的热传递。然而,存在仍然通过箱30的连接部分进行热传递并且仍然可能发生热交换介质的泄漏的问题。因此,可以在集管或箱中的一对挡板60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泄漏检测孔,以检测热交换介质的泄漏。然而,可能会通过泄漏检测孔引入外部异物等,并且可能会发生密封部分腐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KR 10-2007-0081635 A(2007年08月17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旨在提供这样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其能够防止热交换介质在集成热交换器中的两个热交换部件之间泄漏(其中两个热交换部件一体形成),并且即使发生热交换介质的泄漏也能检测到热交换介质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