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便器装置及便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321.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野越勇介;松中仁志;铃木辽;森泉裕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3D9/08 | 分类号: | E03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便器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在大便器的盆部还能在大便器的盆缘部以及便座等的宽范围内抑制细菌、污垢,且能够防止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而产生不愉快感以及除菌水向大便器外滴下的坐便器装置及便座装置。提供一种坐便器装置,具备:具有承接污物的盆部和盆缘部的大便器;以及设置于大便器的上部的便座装置,便座装置具有便座部、生成除菌水的除菌装置、向盆部、盆缘部以及便座部喷出除菌水的水雾的喷雾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喷雾装置,以使得在一次喷雾模式中便座部处的每单位面积的着水量、以及盆缘部的上表面处的每单位面积的着水量,分别比盆部处的每单位面积的着水量小,且分别比盆缘部的内壁面处的每单位面积的着水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式一般涉及坐便器装置及便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坐便器装置中,向大便器的盆部吐出具有氧化分解作用、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水。由此,能够抑制细菌、污垢在盆部处的产生。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水雾清洗装置的便器中,设置有使臭氧水、电解杀菌水、高温水形成为直径为0.1~50微米(μm)左右的水雾的水雾清洗装置。在专利文献2中,能够利用气流将水雾清洗装置所产生的水雾带到便器、便座以及便盖等的各个角落来进行清洗。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29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8605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那样为了利用次氯酸水等除菌水来抑制细菌、污垢的产生,而希望使大量的除菌水着水于对象部位。例如,可以想到如专利文献2那样利用气流而使大量的水雾状的除菌水着水于大便器、便座以及便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在大便器的盆缘部的上表面、便座着水大量的除菌水。若在便座着水大量的除菌水,则在使用者就座于便座时或者用手转动便座时,存在使用者的臀部、手与着水于便座的除菌水接触而产生不愉快感的担忧。另外,若在大便器的盆缘部的上表面着水大量的除菌水,则存在着水至盆缘部的上表面的除菌水向大便器的外侧滴下而润湿地面等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对上述课题的认识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在大便器的盆部还能够在大便器的盆缘部以及便座等的宽范围内抑制细菌、污垢,并且能够防止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而产生不愉快感以及除菌水向大便器外滴下的坐便器装置及便座装置。
第1发明的坐便器装置具备:大便器,其是具有承接污物的盆部、和盆缘部的大便器,上述盆缘部形成上述大便器的上缘部;以及便座装置,其设置于上述大便器的上部,上述便座装置具有:便座部,其供使用者就座;除菌装置,其生成除菌水;喷雾装置,其向上述盆部、上述盆缘部以及上述便座部喷出上述除菌水的水雾;以及控制装置,其对上述除菌装置和上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向上述盆部、上述盆缘部以及上述便座部喷出上述除菌水的水雾的一次喷雾模式中,上述除菌水在上述便座部处的每单位面积的平均着水量、以及上述除菌水在上述盆缘部的上表面处的每单位面积的平均着水量,分别比上述除菌水在上述盆部处的每单位面积的平均着水量小,且分别比上述除菌水在上述盆缘部的内壁面处的每单位面积的平均着水量小。
根据该坐便器装置,着水于盆部以及盆缘部的内壁面的除菌水的量比较多。盆部、盆缘部的内壁面为容易直接附着污物而污垢负荷大的部分。另外,就盆部、盆缘部的内壁面而言,即便被润湿也难以产生不适感,因此是对润湿的允许度高的部分。为此,通过使大量的除菌水的水雾着水于盆部以及盆缘部的内壁面,能够抑制细菌、污垢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 下一篇: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