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电网接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4667.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彤;裴星宇;郑建平;黄强飞;陈建福;黄培专;杨锐雄;侯祖锋;陈勇;陈建钿;钱兴博;宋志伟;黄义杨;孙廷玺;薛健斌;孟正华;黄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负荷中心 枢纽 主供电源 城市电网 接线结构 链式连接 双回路 供电可靠性 包围 电力电网 供电能力 结构形成 网络重构 自愈能力 电网架 网格化 互联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电网接线结构,包括主供电源层、枢纽层和负荷中心层,枢纽层包围负荷中心层,主供电源层包围枢纽层,主供电源层包括4座500kV变电站,枢纽层包括4座220kV变电站,负荷中心层包括4座220kV变电站,主供电源层的每一座500kV变电站通过双回线路与枢纽层的每一座220kV变电站对应相连,枢纽层的4座220kV变电站之间进行双回路链式连接,枢纽层的每一座220kV变电站通过双回线路与负荷中心层的每一座220kV变电站对应相连,负荷中心层的4座220kV变电站之间进行双回路链式连接和交叉互联。本发明使电网架结构形成网格化的同时,提高供电可靠性、自愈能力、网络重构能力及供电能力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电网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网络结构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供电网络结构的改变与建设难度大、周期长、需要的投资也大,必须提前研究、提前规划、提前布局。
虽然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仅依赖于电网自动化系统来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有瓶颈的,并且也有其固有的风险,在我国庞大的供电系统内全面建设与推广是不现实的,这样会使自动化系统非常复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全新、实用的、高可靠电网结构,并能够减少对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依赖度,还能够满足故障的快速隔离及快速自愈要求。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多,并必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像北京、上海、广州及珠三角大湾区内的城市对电网可靠性要求将非常高,必须提前研究、规划、布局高可靠城市电网。一次网架设计不合理,即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其效果难以实现。因此,需要研究新型电网接线方式。
电网网架规划及建设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用电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协调的电网网架结构不但能节约投资,还能使供、用电企业均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规划及建设不合理,将会给供、用电企业双方均带来巨大损失。
高质量的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但什么样的电网是高质量,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电网结构普遍存在认识盲区,过于追求自动化覆盖率,对一次网络结构研究重视不够,片面追求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来提高供电可靠性、自愈能力、网络重构能力及供电能力,即没能由主电源到区域变电站、负荷中心变电站、再到终端用户进行全面系统规划设计,难以满足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可靠城市电网接线结构,即将电源站点、区域变电站、负荷中心变电站,进行全面、统一、协同设计,使电网架结构形成网格化的同时,提高供电可靠性、自愈能力、网络重构能力及供电能力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电网接线结构,包括主供电源层、枢纽层和负荷中心层,所述枢纽层包围所述负荷中心层,所述主供电源层包围所述枢纽层,所述主供电源层包括4座500kV变电站,所述枢纽层包括4座220kV变电站,所述负荷中心层包括4座220kV变电站,所述主供电源层的每一座500kV变电站通过双回线路与所述枢纽层的每一座220kV变电站对应相连,所述枢纽层的4座220kV变电站之间进行双回路链式连接,所述枢纽层的每一座220kV变电站通过双回线路与所述负荷中心层的每一座220kV变电站对应相连,所述负荷中心层的4座220kV变电站之间进行双回路链式连接和交叉互联。
以负荷中心层的4座220kV变电站为中心,依次向外连接为枢纽层的4座220kV变电站、主供电源层的4座500kV变电站,组成一网状结构的电网,实现对处于中心的负荷中心层进行四个方向的电源直接供电,提高带负荷能力,同时优化连接结构,在该电网结构发生某一点故障时,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4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