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多拼缝桁架钢筋叠合板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6157.7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李珂;张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E04B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板 桁架钢筋 体外预应力 预应力筋 预制底板 周边支撑 大跨度 拼缝 拼接 混凝土 施工 钢筋 施加 体外预应力筋 孔洞 标准模式 部件工厂 穿孔位置 生产过程 现场安装 有效连接 桁架 工厂化 拼缝处 滑移 均布 锚固 模数 拼板 现浇 粘结 张拉 预留 装配 断裂 一体化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多拼缝桁架钢筋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1)标准模式化桁架钢筋预制底板,选择合适模数尺寸工厂化制作;(2)桁架钢筋预制底板的拼接;(3)在密拼缝处上方设置附加钢筋;(4)在密拼板预应力筋穿孔位置预留孔洞;(5)现浇叠合板混凝土;(6)穿体外预应力筋,在周边支撑梁张拉锚固,预应力筋按照设计均布布置。本发明拟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现场安装时施加体外预应力技术,从而达到部件工厂生产时和普通桁架叠合板生产过程及构造类似,现场装配安装时,通过体外预应力的施加,约束叠合板,实现与周边支撑梁的有效连接,防止拼接部位的钢筋粘结滑移破坏和混凝土断裂,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多拼缝桁架钢筋叠合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年1月国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住建部印发), 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叠合板是装配式结构中重要的结构构件,它是将预制与现浇工艺结合,是将一层现浇混凝土浇筑在己经预制好的预制底板上,从而制作成了预制加现浇的叠合楼板,桁架钢筋预制板是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叠合板预制底板,且主要采用带外伸钢筋的预制底板,但带外伸钢筋的预制底板在构件制作、施工现场安装存在不适合现场混凝土浇筑需要支模、湿作业量大以及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并且跨度较大的单向及双向叠合板由于受到其尺寸在运输中的限制及工厂模数化生产的需求,不适合在工厂进行批量预制生产,因此需要将跨度较大的单向及双向叠合板划分成若干板块,通过拼缝的连接,将板拼接成满足工程需要的跨度较大的密拼缝单向及双向叠合板。但是由于拼缝的存在,造成混凝土不连续,混凝土抗裂性能不能得到发挥,从而导致构件、结构开裂较早,且拼缝位置混凝土受力较为集中,若混凝土得不到良好约束,易造成混凝土提前压溃,从而影响板的承载力及变形能力。本发明拟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解决拼接桁架叠合板的力学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多拼缝桁架钢筋叠合板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拟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它可以通过现场安装时施加体外预应力技术,从而达到部件工厂生产时和普通桁架叠合板生产过程及构造类似,符合建筑工业化部件生产机械化的要求,现场装配安装时,通过体外预应力的施加,约束叠合板,实现与周边支撑梁的有效连接,防止拼接部位的钢筋粘结滑移破坏和混凝土断裂,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多拼缝桁架钢筋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模式化桁架钢筋预制底板,此底板可以选择合适模数尺寸工厂化制作;
(2)桁架钢筋预制底板的拼接:将预制底板通过底部周边支撑梁支撑,铺设在楼面梁格内,周边支撑梁上设置牛腿搁置密拼板;
(3)在密拼缝处上方设置附加钢筋;
(4)在密拼板预应力筋穿孔位置预留孔洞;
(5)现浇叠合板混凝土;
(6)穿体外预应力筋,在周边支撑梁张拉锚固,预应力筋按照设计均布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标准模式化桁架钢筋预制底板在周边支撑梁格内拼接,拼缝数量取1-4个。
作为优选,预制底板设计桁架钢筋,对于较大跨度及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工程可以采取带肋预制底板加桁架钢筋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