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6582.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李昆;刘享华;吴文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6 | 分类号: | G01N3/06;G01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隙岩体 红外热像仪 演化过程 伸缩箱 中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 监测装置 计算机连接 红外热像 红外遥感 监测实验 监测数据 检测结果 空气流动 太阳辐射 温度变异 系数数据 岩石力学 重要意义 拉伸 计算机 监测 试验 | ||
1.一种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箱部件、红外热像仪(14)、计算机;
所述红外热像仪(14)安装在伸缩箱部件上,且所述红外热像仪(14)与计算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箱部件包括箱体Ⅰ(1)、箱体Ⅱ(2),所述箱体Ⅰ(1)包括一端开口的箱身Ⅰ和安装在开口端的挡光门(8),所述箱身Ⅰ为5块隔热板组成的一端开口的长方体形,且箱身Ⅰ另一端的隔热板Ⅰ(11)上设有开口,箱身Ⅰ的顶板、底板上分别开有圆孔Ⅰ(9)、圆孔Ⅱ(10),所述箱体Ⅱ(2)包括一端开口的箱身Ⅱ,所述箱身Ⅱ为5块隔热板组成的一端开口的长方体形,且箱身Ⅱ一端开口处的顶板、底板及两侧板分别向外垂直弯折形成弯折部(12),箱身Ⅱ另一端的侧板上开有监测口(13),箱身Ⅱ的开口端位于箱身Ⅰ内,箱身Ⅱ的顶板、底板及两侧板分别位于隔热板Ⅰ(11)的开口内,所述红外热像仪(14)安装在监测口(13)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门(8)为隔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厚度为5mm的木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Ⅰ(1)、箱体Ⅱ(2)的内壁上、挡光门(8)的内壁上、监测口(13)的开口处、圆孔Ⅰ(9)、圆孔Ⅱ(10)的孔表面上均涂有黑体漆。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2)的长度为2cm。
7.一种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裂隙岩体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监测装置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采用喷枪将黑体漆分别均匀喷涂在组装箱体Ⅰ(1)、箱体Ⅱ(2)的所有隔热板的内壁上、挡光门(8)的内壁上、监测口(13)的开口处、圆孔Ⅰ(9)、圆孔Ⅱ(10)的孔表面上;
(2)待黑体漆干燥后,将箱体Ⅰ(1)、箱体Ⅱ(2)组装完成,取下试验机上承压轴(3)上的上承压板(5)、下承压轴(4)上的下承压板(6),然后升高上承压轴(3),升高至能将伸缩箱部件放入上承压轴(3)与下承压轴(4)之间,打开挡光门(8),调节下承压轴(4),使下承压轴(4)的顶部穿过伸缩箱部件的箱体Ⅰ(1)底板上的圆孔Ⅱ(10),然后将下承压板(6)安装在下承压轴(4)上,降低试验机,使上承压轴(3)的底部穿过箱体Ⅰ(1)顶板上的圆孔Ⅰ(9),并将上承压板(5)安装在上承压轴(3)下方,并通过上下调节试验机的上承压轴(3)的位置,调节至上承压轴(3)能在圆孔Ⅰ(9)内上下移动且能阻挡住外界光线为止,关闭挡光门(8);
(3)将红外热像仪(14)安装在监测口(13)处,并将红外热像仪(14)与计算机连接;
(4)打开挡光门(8),将制备好的裂隙试件(7)放置在试验机的下承压板(6)上,并调整裂隙试件(7)位于上承压板(5)的正下方,且裂隙试件(7)的顶部距离上承压板(5)的下表面0.2~0.5mm,然后关闭挡光门(8);
(5)按照设定参数开启试验机,使试验机对预制的裂隙试件(7)进行加载,同时启动红外热像仪(14),红外热像仪(14)对加载过程进行监测,直至裂隙试件(7)最终破坏,停止加载;
(6)加载停止后,关闭试验机和红外热像仪(14),然后打开挡光门(8),将裂隙试件(7)的碎屑清理干净;
(7)红外热像仪(14)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运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裂隙试件(7)的破坏演化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变异系数CV以及红外辐射温度变异系数CV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通过分析变化关系,实现对岩石破坏过程的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