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头部联动机构的电动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6838.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单华锋;王剑;李少军;季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0/04 | 分类号: | A47C20/04;A47C2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陆晨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头部 联动 机构 电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头部联动机构的电动床,其包括:固定框架,用于提供安装和支撑;与固定框架连接的床板,具有多个可翻转的木板;固定于固定框架上的驱动机构;与固定框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框架,可使背部床板与头部床板联动以及头部床板延迟抬升的头部联动机构,头部联动机构分别与滑动框架、背部床板和头部床板连接,所述头部联动机构包括与滑动框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延迟抬升头部床板的延迟传动组件,延迟传动组件一端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头部床板上或与固定于头部床板上的头部固定座转动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电动床背部板与头部板的联动功能,头部床板可以延迟启动,以缓解在背部升起时导致的头部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床,具体为一种具有头部联动机构的电动床,可以实现背部板与头部板的联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床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动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电动床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本发明就涉及一种头部联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实现背部木板与头部木板的联动,背部板对人体背部承托,头部板对人体头部承托,在看电视或者阅读等情况下,人体背部和头部需要形成一定角度,才能达到最佳的身体姿态。
传统的电动床背部床板与头部床板是一整块板,使用过程中头部躺姿不可变化,用户体验有待提升,为了提升电动床升降过程中头部的舒适度,有人开始研发具有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的电动床,如中国专利号为20161008034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遥控电动床;其包括头部床板和背部床板,以及头部电机和背部电机,通过电机分别控制进行床板的升降,但是这种方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大大增加了电动床的成本。
目前市场上现有技术存在联动功能的电动床,主要有两种运动方式:1) 头部板先与背部木板运动,头部木板运动到终点位置后,背部木板再开始运动; 2)头部板、背部板一起开始运动,这样导致在人体趟着状态下,背部板处于小角度,头部首先被抬起,会导致头部不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头部联动机构的电动床,通过在床板上设置一头部联动机构,实现背部床板与头部床板的联动,大大提高了电动床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头部联动机构的电动床,其包括:固定框架,用于提供安装和支撑;与固定框架连接的床板,具有多个可翻转的木板;与固定框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框架;固定于固定框架上的驱动机构;一可使背部床板与头部床板联动的头部联动机构,分别与滑动框架、背部床板和头部床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联动机构包括与滑动框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延迟抬升头部床板的延迟传动组件,延迟传动组件一端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头部床板上或者与固定于头部床板上的头部固定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联动机构与滑动框架或背部床板相连的结构、延迟传动组件或头部固定座上具有一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轴,滑动轴可以沿滑轴滑动,以延缓头部床板的抬升时间,使背部床板抬升一段后,头部床板再进行抬升,提升了电动床床板抬升过程中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滑动连杆,传动连杆,以及带滑槽的连接件,带滑槽的连接件一端与滑动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轴连接有滑动连杆,滑动连杆一端铰接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滑槽的连接件,其上的滑槽为一长槽或腰孔,长槽内设置有一滑动轴,滑动轴上轴接有滑动连杆,滑动连杆另一端与传动连杆转动连接,传动连杆另一端与头部床板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连杆与传动连杆通过轴转动连接且轴固定于背部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床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头部床板、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和脚部床板,其中,背部床板上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框架上,优选地,所述的连杆对称设置于背部床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板材自动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