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7355.5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国;顾玉林;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废水 排放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工艺及装置,本发明的工艺当中,首先对造纸废水进行栅格以及絮凝处理,再通过水解酸化/UASB/MBR的集成方法进行生化处理,对生化处理后的尾水采用超滤、纳滤、三维膜生物电极、反渗透组成的零排放处理单元进行深度处理。整个工艺当中,各处理单元中的废水和固废都进行相应的深度处理,整个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低成本零排放处理造纸废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纸业是传统的用水大户,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日益面临水资源短缺、原料匮乏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及COD排放量均居我国各类工业排放量的首位,造纸工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它不但是我国造纸工业污染防治的首要问题,也是全国工业废水进行达标处理的首要问题。
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又称黑液、红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它们都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一般每生产1 t硫酸盐浆就有1 t有机物和400 kg碱类、硫化物溶解于黑液中;生产1 t亚硫酸盐浆约有900kg有机物和200 kg氧化物(钙、镁等)和硫化物溶于红液中。废液排入江河中不仅严重污染水源,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化学机械法制浆属于两步制浆法,即纤维原料在进入机械磨浆之前,先用化学药品做温和预处理,因此,具有纸浆得率高、强度好、磨浆能耗低、废水污染少等特点。但由于它所排放的废水仍含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而且COD和BOD都很高,其废水污染问题仍不可忽视,为此,对于其废水污染特性及其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机械法制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溶出的有机化合物、残余的化学药品和流失的细小纤维。溶解的有机化合物含量取决于制浆方法和原料种类。一般来说,化机浆废水的污染负荷随制浆得率的增高而降低,随化学药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通常,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的废水排放量约为20~30m3/t浆,生化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分别为40~90kg/t浆和65~210kg/t浆,并且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具有较深的色度。生化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简称木素)降解产物、多糖类和有机酸类等,其中木素降解产物占30%~40%,多糖类占10%~15%,有机酸类占35%~40%。显然,如果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放,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絮凝、生化、超滤、反渗透等方式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零排放废水的目的,但是,由于水质复杂、反渗透膜污染等原因,导致了传统的零排放处理集成工艺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频繁清洗,一方面清洗的过程导致了设备利用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频繁的清洗导致了反渗透膜的寿命降低,使处理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造纸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中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频繁清洗导致的运行不稳定、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化处理、超滤、纳滤、生物膜电极反应、反渗透相互集成的废水处理集成工艺,具有运行平稳、杂质去除率高的优点。
技术方案是:
一种造纸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对制浆造纸废水采用栅格过滤处理,去除掉较大的悬浮物;再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降处理;
第2步,对第1步得到的废水依次采用水解酸化、UASB、MBR集成的生化处理,降低可生化的杂质含量;
第3步,对第2步得到的废水采用第一超滤膜进行深度过滤处理,去除掉大分子杂质;
第4步,对第3步中的第一超滤膜的产水采用生物膜电极进行电解水产氢供自养菌反硝化处理;
第5步,对第4步中的产水采用纳滤膜进行过滤处理,纳滤膜的产水通过反渗透膜深度过滤处理,得到回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