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7611.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崔德刚;胡琪杭;汪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波特种电缆料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23/08;C08L23/12;C08L23/16;C08K13/02;C08K5/5313;C08K3/32;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弹性体 绝缘料 无卤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混合物 填充油 充油 密炼 制备 电动汽车充电桩 双螺杆挤出机 高速混合机 聚丙烯树脂 无卤阻燃剂 环保阻燃 绝缘性能 乙丙橡胶 综合性能 抗铜剂 抗氧剂 耐刮擦 润滑剂 相容剂 增韧剂 耐温 切粒 喂入 下拉 电缆 机密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包含如下组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丙烯树脂、相容剂、填充油、乙丙橡胶、增韧剂、无卤阻燃剂、抗氧剂、抗铜剂、润滑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填充油对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进行充油;2)充油完成后与其余组分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将混合物加入密炼机密炼;4)将密炼后的混合物喂入双螺杆挤出机在160‑200℃下拉条切粒。本发明公开的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加工温度低,硬度低,绝缘性能优越、耐温等级高、耐刮擦、环保阻燃、综合性能优异,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料,特别涉及一种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投入新能源充电汽车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我国政府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应的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也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在环保趋势下,传统聚氯乙烯充电桩绝缘料已经逐步被淘汰,新型环保无卤热塑性弹性体充电桩绝缘料已经被是市场发展的需求。
经过不断改进,市场上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电缆绝缘料,但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
其中聚苯醚因具有良好的阻燃和电绝缘性能,使其可以应用在热塑性弹性体电缆绝缘料中,但聚苯醚耐光性差、耐溶剂性差、熔体粘度高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它在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中的推广,更重要的是聚苯醚在高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腐蚀性气体,这将对电气火灾的救援极为不利。
其次,大多数热塑性弹性体产品最高耐温等级在105℃,高于105℃耐温等级的基本都是交联热固型材料,而交联热固型材料不能回收利用,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外,普通处理的SEBS有较强的吸油性能,这也最终导致材料的耐汽油性能较差。
因此,提供一种耐温等级高、耐油性能好、环保阻燃的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耐温等级低、耐油性差、不环保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料,所述绝缘料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20-30份;
聚丙烯树脂:8-15份;
相容剂:6-10份;
填充油:10-20份;
乙丙橡胶:2-5份;
增韧剂:10-20份;
无卤阻燃剂:20-40份;
抗氧剂:0.5-1份;
抗铜剂:0.1-0.2份;
润滑助剂:0.5-4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基体,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工艺加工性能,并且可以简单再生之后回收利用,经济环保。同时,SEBS分子结构中的双键被饱和,从而具有耐候、耐磨和耐热老化的特性。
2、本发明采用聚丙烯树脂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共混,聚丙烯树脂可以降低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熔融时的黏度,提高热塑性弹性体体系的流动性,同时聚丙烯作为一种结晶性聚合物,原料共混后,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丙烯能够以双连续相结构存在,大大提高了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波特种电缆料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波特种电缆料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