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直铁线莲宁B和(R,S)-告衣春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7835.1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董福越;黄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莫瑶江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测定 板蓝根 制剂 中直 铁线 告衣春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直铁线莲宁B和(R,S)‑告衣春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为:固定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紫外检测器,波长230‑235nm;柱温25‑35℃;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梯度条件为:0‑3min,97%B;3‑25min,97‑90%B;25‑27min,90‑76%B;27‑50min,76%B;流速0.7‑1.0ml·min‑1,本发明能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直铁线莲宁B和表告依春含量,干扰少、灵敏度高、简便可行、准确快捷、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可用于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直铁线莲宁B和(R,S)-告衣春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在防病治病、养生调理、强身健体等方面越来越受人民的青睐。随着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对中药标准规范化的要求逐渐提高,中药材和成方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中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由过去的定性鉴别为主,发展到着重测定其中的单个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标准,再到同时测定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质量评价方法。各种新型分析仪器的应用也使得中药质量标准朝着可控制、稳定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中药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已成为一种趋势。
板蓝根颗粒是清热解毒类常用中成药,具有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对流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生物碱类化合物表告衣春已被认可为板蓝根药材中主要抗病毒活性成分,在药材和制剂中是以对映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即(R,S)-告衣春,其含量约占生药量的0.05%[参见文献王瑞,杨海英,杨琪伟,黄山君,王峥涛.板蓝根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草药,2010,41(03):478-480.]。木质素类成分亦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直铁线莲宁B,占生药量的0.04%(参见何立巍,董伟,杨婧妍,李祥,李伟.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J].2008.12(39):1895-1897,2008)。
(R,S)-告衣春和直铁线莲宁B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是板蓝根中生物碱类和木质素类成分的代表性化合物,但两者的溶解度(极性)和紫外吸收特征的差异较大,目前未见报道可以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R,S)-告衣春和直铁线莲宁B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直铁线莲宁B和(R,S)-告衣春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干扰少、灵敏度高、简便可行、准确快捷、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可用于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同时测定板蓝根制剂中直铁线莲宁B和(R,S)-告衣春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为:固定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紫外检测器,波长230-235nm;柱温25-35℃;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梯度条件为:0-3min,97%B;3-25min,97-90%B;25-27min,90-76%B;27-50min,76%B;流速0.7-1.0ml·min-1。
其中柱温优选为30℃,紫外检测器波长优选为230nm,流速优选为0.8ml·min-1。
其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取板蓝根制剂研磨成细粉,加入甲醇,超声提取,再用相同浓度的甲醇补足丢失重量后,过滤,滤液过0.2-0.5μm微孔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板蓝根制剂与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0.1-1g/ml,甲醇质量浓度为5wt%-50wt%,加上经济环保的考虑,优选为5wt%。所述板蓝根制剂包括板蓝根颗粒剂、片剂、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