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7870.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松;洪小斌;周琦;刘朋朋;顾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晓斐;王萍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缆 传输装置 混频器 线缆 信号发射端 传输 变频 滤波器 天线 输入端连接 变频信号 辅路信号 顺次连接 天线发射 合路器 天线侧 本振 辅路 馈线 两组 双流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信号发射端和天线之间的线缆上,包括顺次连接的合路器、混频器和滤波器,滤波器与线缆相连接,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一个本振芯片。在信号发射端和天线之间的线缆上设有两组所述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其中第一组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信号发射端侧,第二组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天线侧,单缆MIMO信号传输方法,辅路信号经混频器变频后在线缆中传输,因变频为其他频率,所以在同一个馈线中传输MIMO信号相互不影响,到天线侧后,辅路变频信号经混频器变频为原来频率,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实现单缆MIMO双流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通讯的领域,具体涉及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5G牌照的发放,室内流量的使用大幅增多,各运营商开始着手 室内覆盖建设,5G将使用较4G更高频的信号,意味着空间损耗增大,穿透能 力变差,经实测显示,5G信号在7/8馈线(长度约100m)中传输,衰减量相比 于900MHz在此线缆传输过程中增加约为4.1dB/百米;合路器的衰减值增加约为 0.4dB/个;另外室分环境的复杂性,链路损耗过大,也增加了室内覆盖的难度。
现有室内覆盖方案中的多制式RRU+DAS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成本较基 站低,可支持2G+3G+4G,射频连接,信源要求低;光电混合缆传输,但缺点也 显而易见:容量低,扩容难,故障难以监控,需要重新施工铺设光电混合缆或超 5类线,物业协调困难。
Lampsite或者Qcell等新型覆盖方案的特点是光纤或网线连接,稳定可靠, 最大可支持4T4R;缺点是需要重新施工铺设光纤或网线,需要本地供电,功率 较低,且5G高频衰减大,穿透力差,在室内复杂环境下工作,单个覆盖面积小, 单位面积覆盖成本最高;根据实测每台Lampsite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功耗大约 为40W,增加高额的电力成本,且在满足覆盖条件下需增加配套的供电系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解决了一 根线缆中传输同频双流问题,使4G和5G同时在传统线缆中传输MIMO信号, 增强下载速率,提高用户感知效果,解决旧的无缘同轴网络的利用问题,同时解 决了5G信号单缆MIMO传输过程中5G在线缆中传输损耗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 信号发射端和天线之间的线缆上,包括顺次连接的合路器、混频器和滤波器,所 述滤波器与线缆相连接,所述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一个本振芯片。
优选地,在信号发射端和天线之间的线缆上设有两组所述单缆MIMO信号 传输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组所述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信号发射端侧, 所述信号发射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入端,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 述混频器的输入端,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滤波器 的输出端连接线缆。
进一步地,第二组所述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侧,线缆 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频器的输入端,所述 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入端,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天线。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端输出4G信号和/或5G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的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的单缆MIMO信号传输 方法,在信号发射端和天线之间的线缆上设有两组所述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 置,其中第一组单缆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信号发射端侧,第二组单缆 MIMO信号传输装置设置在天线侧,所述信号发射端输出主路初始信号和辅路初 始信号两组初始信号,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