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天然化合物合成的耐紫外线聚乳酸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7923.1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淡宜;沈彦峰;江龙;黄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8G6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天然 化合物 合成 紫外线 乳酸 材料 | ||
本发明基于天然化合物芦荟提取物合成耐紫外线聚乳酸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它是由丙交酯和芦荟叶中含量丰富的芦荟苷或芦荟大黄素作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合成新型耐紫外线聚乳酸材料。该聚乳酸材料所用原料皆来自于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来源丰富,经济环保,且工艺简单,合成收率高,适合工业生产,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天然化合物合成耐紫外线聚乳酸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聚乳酸源于植物资源,使用废弃后可最终降解回归自然。聚乳酸不仅对220nm-400nm之间的紫外线透过率很高,而且易因紫外线辐照而被破坏,力学性能下降,失去使用价值。增强聚乳酸对紫外线的阻隔性,提高聚乳酸耐紫外线辐照性能,对于促进聚乳酸在生物材料和通用塑料领域的应用,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主要通过溶液共混或者熔融共混等方法添加无机纳米粒子或者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来对聚乳酸进行耐紫外线改性,虽能显著改善聚乳酸的耐紫外线性能,但涉及二次加工,无形中增加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且无论是使用过程中的迁移,还是材料降解后的残留,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基于天然化合物芦荟提取物合成出一种具有耐紫外线性能的聚乳酸材料,合成路线简单(仅需一步反应),工艺条件稳定,经济环保,其紫外吸收组分为绿色天然成分,有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天然化合物芦荟提取物合成耐紫外线聚乳酸材料的方法,使合成的聚乳酸具有良好的耐紫外线性能。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1、将反应器在200℃-300℃加热,并抽取真空,用氩气置换其中空气,冷却至室温,依次加入L-丙交酯、Sn(Oct)2/THF溶液、芦荟提取物,经充气-抽气3-5次后,密封反应器;开启搅拌,并升温至130℃-140℃,反应4-6h后,降温,结束反应,得到聚合产物。
2、聚合产物用氯仿作溶剂,无水乙醇作沉淀剂,利用再沉淀法提纯,沉淀物置于40℃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后取出,得到纯净聚合物。
3、聚合物的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6万-11万,化学结构为:
4、聚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该聚合物与芦荟提取物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区间。
5、聚合物的耐紫外辐照性能通过紫外灭菌灯来测试,经历紫外光辐照32h后,该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降幅小于对照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芦荟提取物(芦荟苷及芦荟大黄素)来源于自然界,蕴藏丰富,取之不尽,有利于推广。
2、芦荟苷及芦荟大黄素具有较强的防紫外线能力,引入聚乳酸分子结构中有利于提升聚乳酸耐紫外线能力。
3、以芦荟苷及芦荟大黄素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通过一步反应合成耐紫外线聚乳酸,工艺简单,效率高,有利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聚乳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为本发明所述聚乳酸和对照样聚乳酸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3为本发明所述聚乳酸乙醇萃取液和对照样聚乳酸乙醇萃取液照片;图4为本发明所述聚乳酸和对照样聚乳酸在紫外灭菌灯持续照射下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天然化合物合成耐紫外线聚乳酸的方法,原料包括芦荟提取物(芦荟苷或芦荟大黄素)、L-丙交酯、辛酸亚锡,其中,芦荟提取物与丙交酯的摩尔比为1:50-1:5000,辛酸亚锡与丙交酯的摩尔比为1:1500-1:3000。反应条件为高真空下的高温本体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