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分析STDF检测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8577.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哥瑞利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6F16/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分析 stdf 检测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分析STDF检测数据的方法,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步骤和实时分析步骤,实时数据采集步骤以固定频率对STDF进行采集和打包。实时分析步骤对收到的数据包根据规则进行拆解合并,得到单条的完整数据供分析。本发明的实时分析STDF检测数据的方法,对STDF文件实时分析,以帮助及时快速发现测试过程中的异常,将生产损失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分析STDF检测数据的方法,属于半导体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CP测试行业,测试机台测试结果大都以STDF(标准测试数据格式)格式保存。现有的系统都是在晶圆测试完成后,将STDF文件导入系统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手段太滞后,分析的结果只能对后续的圆晶测试起到一个参考矫正的作用,而且因为接下来的圆晶测试过程中也没法实时分析,导致校准是否准确也无法及时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分析STDF检测数据的方法,对STDF文件实时分析,及时快速发现测试过程中的异常,将生产损失降到最低。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时分析STDF检测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数据采集步骤和实时分析步骤,
实时数据采集步骤如下:
步骤一:监听是否有新的STDF文件产生;
步骤二:依固定频率检查文件增加的大小是否到达单次采集数据大小设定;
步骤三:如果STDF文件增长≥单次采集数据大小N,截取此N长度的STDF文件,并按预先定义的格式打包成数据包发送,数据包的Message Index在原来的基础上累加1;
步骤四:记录当前文件截取的结束位置,记录当前的Message Index;
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
实时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七:接收到新的STDF数据包后,按照步骤三中预先定义的格式拆包,
步骤八:校验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和连续,
步骤九:首先建立2个byte队列,一个用来存Header,长度为4,命名为HeaderQueue;一个用来存储组成一条完整Record后剩余部分的Record,长度不固定,命名为RecordBufferQueue,判断HeaderQueue是否已有长度为4的Header,若是,则进入步骤十二,若否,则进入步骤十,
步骤十:从数据包中截取长度为4的Header,加入HeaderQueue中,
步骤十一:在数据包中标记已经截取的数据坐标,然后进入步骤九,再次进行判断HeaderQueue是否已有长度为4的Header的步骤,
步骤十二:初始化一个STDF Header,
步骤十三:判断Header数据是否有效,若是,则进入步骤十四,若否,进入步骤十五,
步骤十四:得到STDF记录的剩余部分:L(record),然后进入步骤十六,
步骤十五:丢掉无效数据,
步骤十六:比较L(record)和L(RecordBufferQueue)+[L(MSG)-L(header)],若结果为大于,则进入步骤十七,若结果为等于,则进入步骤十八,若结果为小于,则进入步骤十九,
其中,L(record)是数据包中一条完整的记录去掉Header部分剩余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哥瑞利软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哥瑞利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8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