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8707.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截面 单向 预制 空心 双向 叠合 楼盖 | ||
1.一种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块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组和m个叠合层(9),其中,m和n为自然数,相邻两块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组间固定连接有叠合层(9);
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组包块跨中区域(5)和支座区域(6),所述跨中区域(5)位于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组的中间,所述支座区域(6)等距地围绕于跨中区域(5)的四面,所述跨中区域(5)的厚度大于支座区域(6)的厚度,相邻两块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组的相对支座区域(6)上浇筑有叠合层(9),所述叠合层(9)的上表面与跨中区域(5)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跨中区域(5)的凸出部分纵向设置有若干纵向孔洞和若干纵向负弯矩筋(3),横向设置有横向负弯矩筋(7),且所述纵向负弯矩筋(3)和横向负弯矩筋(7)延伸出跨中区域(5)伸入叠合层(9)中,所述叠合层(9)设置有钢筋(10),所述钢筋(10)与纵向负弯矩筋(3)和横向负弯矩筋(7)搭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负弯矩筋(3)和横向负弯矩筋(7)伸出跨中区域(5)部分的长度小于支座区域(6)的宽度,所述支座区域(6)的宽度为400mm~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区域(6)的厚度≥50mm,所述跨中区域(5)的厚度≥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组包括两块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边板(1)、h个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和若干横向钢筋连接件(12),其中h为≥0的整数,h个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通过横向钢筋连接件(12)两两连接成一个整体,两块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边板(1)通过横向钢筋连接件(12)固定连接于h个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形成的整体的两侧或两块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边板(1)通过横向钢筋连接件(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边板(1)没有设置第一支座区域的端面板底以及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的横向两侧端面板底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横向钢筋连接件(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边板(1)的三面等距设置有第一支座区域,三个所述第一支座区域围绕着第一跨中区域,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跨中区域,第二跨中区域的纵向两侧等距设置有第二支座区域,两个所述第一跨中区域与h个第二跨中区域组成了跨中区域(5),两个所述变截面单向两块预制空心边板(1)的第一支座区域与h个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的第二支座区域组成了支座区域(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中板(2)还包括若干正弯矩筋(8)和若干横向钢筋(13),所述纵向孔洞(4)上方设置有负弯矩筋(3),所述纵向孔洞(4)的下方纵向设置有正弯矩筋(8),所述正弯矩筋(8)纵向贯穿第二跨中区域和第二支座区域,所述横向钢筋(13)与正弯矩筋(8)垂直,横向设置于第二跨中区域和第二支座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块建筑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双向受力叠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边板(1)还包括若干正弯矩筋(8)和若干横向钢筋(13),所述纵向孔洞(4)上方设置有负弯钢筋(3),所述纵向孔洞(4)的下方纵向设置有正弯矩筋(8),所述正弯矩筋(8)贯穿第一跨中区域和第一支座区域,所述横向钢筋(13)与正弯矩筋(8)垂直,横向设置于第一跨中区域和第一支座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87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耐高温糖化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 下一篇:煤岩保压取心内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