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车式电动落锤弯沉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9644.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舒琴;章取平;刘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骏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7 | 分类号: | G01N3/317;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装置 加载装置 弯沉仪 电磁铁 落锤弯沉仪 压力传感器 承载框架 承载板 过渡板 拖车式 落锤 电磁铁结构 位移传感器 测量装置 工作噪声 上位机 体内部 外架体 液压式 漏油 渗油 外架 侧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拖车式电动落锤弯沉仪,包括拖车、设置在拖车上的弯沉仪和控制弯沉仪的上位机,弯沉仪包括外架体,以及设置在外架体内部的加载装置、设置加载装置下方的承载装置和连接在承载装置侧面的测量装置,加载装置包括电磁铁、连接在电磁铁下方的落锤;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落锤下方的过渡板,过渡板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下方连接有承载框架,承载框架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发明的装置采用电磁铁结构,解决现有液压式弯沉仪容易漏油、渗油以及工作噪声大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沉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车式电动落锤弯沉仪。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和开发在国内外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弯沉作为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指标,其检测设备及分析技术发展很快。自1953年发明梁式弯沉仪以来,路面弯沉检测设备已从静力弯沉仪发展到模拟行车载荷作用的落锤式弯沉仪,从单点最大弯沉测试发展到对路面多点弯沉的测试,以及根据多点弯沉数据进行路面各结构层弹性模量的反算分析,为路面结构层设计和评价提供依据。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落锤式弯沉仪作为一种路基路面弯沉无损检测和评价设备在国内外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多点落锤式弯沉仪是在测试承载板中心的冲击力与最大弯沉的同时,自承载板中心开始,沿道路纵向0~250mm范围内隔开一定距离布设一组弯沉传感器,测定该范围内的多点弯沉,即弯沉盆数据。现有技术中多点落锤式弯沉仪传感器横梁提升装置采用液压装置实现,通过液压缸提升承载装置,带动传感器横梁一端提升,另一端通过卷扬机和钢丝绳提升。
现有技术中加载装置中的落锤的提升和释放均采用液压装置实现,通过在承载板两侧各放置一个液压缸或在落锤中心放置一个液压缸,通过液压缸顶起落锤实现落锤的提升,当液压杆缩回油缸时,落锤随即可以自由降落到与地面接触。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容易漏油、渗油以及工作噪声大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液压式弯沉仪容易漏油、渗油以及工作噪声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拖车式电动落锤弯沉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拖车式电动落锤弯沉仪,包括拖车、设置在所述拖车上的弯沉仪和控制所述弯沉仪的上位机,所述弯沉仪包括外架体,以及设置在外架体内部的加载装置、设置所述加载装置下方的承载装置和连接在所述承载装置侧面的测量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电磁铁、连接在所述电磁铁下方的落锤;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落锤下方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下方连接有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过渡板上表面固定有缓冲片,所述缓冲片设置在所述落锤与所述过渡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外架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通过钢丝绳与所述过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磁铁采用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最上端用于固定所述电磁铁的横梁、用于推动所述横梁上下运动的第二电动推杆。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梁两端的导套,以及穿设于两个所述导套的两根导柱。
优选地,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横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架上多个弯沉传感器,所述横架连接在所述承载框架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弯沉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传感器上板、转接板、探针和底板,所述探针通过所述转接板固定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下端,所述传感器上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上端,所述底板通过四根弹簧与所述传感器上板连接,所述底板开有通孔,所述探针穿过所述通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骏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骏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9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