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9949.X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赵昱;雷红胜;宋玉宝;张俊龙;郑谢;左孔成;郝南松;陈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G01M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多功能模型 支撑装置 一端连接 导流段 迎角 风洞试验 试验项目 自动变化 风洞 端板 喷口 试验 加工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变迎角机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设置端板的接口,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到导流段上,所述导流段的一端连接到风洞喷口上;本发明的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既可以满足不同试验项目和试验设置的要求,加工和维护成本低廉;又能实现模型迎角或状态的自动变化和精确控制,能够大幅提高风洞试验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除风洞本身外,风洞试验设备主要包括模型、支撑装置和测试系统,以上构成了实施风洞试验的三大基本要素。风洞试验时,将模型安装在支撑装置上,在风洞中吹风并通过测试系统(天平、测压阀、传声器等)获取模型的气动力和气动噪声等试验数据。
模型支撑装置是风洞运行的基础设备和重要保障,按照试验支撑方式的不同,通常包括腹撑、尾撑、背撑和端板支撑等多种形式。相对来讲,腹部是模型气动非敏感区,腹撑布局模型迎角范围通常在30°之内,是中小迎角范围内较佳的支撑形式;尾撑可满足迎角90°的使用要求;背撑方式常用于飞机外挂投放、捕获轨迹等特种试验;而端板支撑主要用于二元流动(翼型、圆柱或方柱等)试验中模型的支撑。
传统的端板支撑装置需要根据试验项目和试验设置的不同加工或更换不同的端板,加工和维护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支撑装置通常不具备变迎角和状态功能或需要手动调节模型的迎角和状态,试验精度和质量效率不高。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不同试验项目和试验设置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型支撑装置。
已有类似专利“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申请号201510838092.5)主要是解决三段翼模型支撑时,襟翼和缝翼与主翼型通过角片连接时角片位于流场中而带来的复杂气动噪声问题而设计了位于端板上下两端、流场外侧的襟翼和缝翼连接板。而本专利中的模型支撑装置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试验模型(二元翼型、柱翼组合模型、圆柱或方柱等)提供支撑,而不限于三段翼模型;另一方面,本专利还可通过更换活动端板满足不同试验项目(如气动力试验、气动噪声试验、流场测量与显示试验等)的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装置的不足,设计一种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试验模型(二元翼型、柱翼组合模型、圆柱或方柱等)提供支撑,而不限于三段翼模型;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更换活动端板满足不同试验项目(如气动力试验、气动噪声试验、流场测量与显示试验等)的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变迎角机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设置端板的接口,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到导流段上,所述导流段的一端连接到风洞喷口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段为可拆卸结构,当导流段被拆除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直接连接到风洞喷口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段的截面为矩形,导流段的内径尺寸与风洞喷口尺寸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或为一块,或为两块;当固定板为一块时,固定板一端与导流段的任一一侧连接;当固定板为两块时,两块固定板对称连接到导流段上;所述固定板一侧连接时,则组成3/4支撑平台,主要用于三元试验的模型支撑,如半模、带翼尖翼型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为两块时,固定板可以上下对称连接到导流段的侧边上,也可以左右对称连接到导流段侧边上;所述固定板两侧连接时,主要用于二元试验的模型支撑,如二维翼型、三段翼、圆柱或方柱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板为可拆卸结构,包括若干块端板,每一块端板具有不同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板可以为矩形、圆形、中间带圆孔的矩形等形状,所述端板上根据试验设置的要求可以打孔、开槽等处理,也可以另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9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