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冷弯双曲面单元式格栅幕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0874.7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0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钢;谭中心;贾鸿平;周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双曲面 单元 格栅 幕墙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现场冷弯双曲面单元式格栅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现场冷弯双曲面单元式格栅幕墙系统包括建筑结构和位于该建筑结构外侧的幕墙系统;
该建筑结构外侧面为曲面,设有若干水平的工型钢梁,该工型钢梁外侧设有预埋钢板,该预埋钢板外侧设有转接件;该转接件截面呈“π”型,包括两个平行的转接板,两个转接板顶部固定设有盖板;两个转接板中部开设有对应的横向通槽;两个转接板之间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呈T型,内端与两个转接板通过该横向通槽内的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外端设有竖向排列的若干固定孔;
该幕墙系统包括龙骨结构和格栅结构;该龙骨结构包括若干与工型钢梁对应的立柱,各立柱的外侧面排列为与该建筑结构外侧面对应的曲面;该立柱截面呈“凸”字型,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内柱和外柱;该连接板外端插设于该内柱内部,并与该内柱两侧面通过该固定孔内的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该外柱设有两个竖向凹槽,该竖向凹槽截面呈T型,开口向外;该格栅结构呈矩形,包括两个竖向的副框,两个副框内侧之间设有若干横向的格栅,该副框截面呈L型,内端向内折弯并与该竖向凹槽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该格栅结构的两个副框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外柱外侧;该格栅结构的四个端点中的三个位于同一平面,另一个端点不在该平面上;所述内柱两个外侧面设有水平的锯齿,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套设有带锯齿的垫片;所述内柱两侧设有扣盖,所述外柱两侧设有挡边;
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冷弯双曲面单元式格栅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根据建筑结构的双曲面外轮廓,在工型钢梁外侧安装“π”型转接件,并连接立柱,并使立柱的外侧面与建筑结构的双曲面外轮廓对应;
根据建筑结构的双曲面轮廓,将对应的格栅幕墙进行分割,形成若干块曲面格栅单元板块,再将该曲面格栅单元板块还原成平板格栅单元板块,在工厂将各平板格栅单元板块利用副框和格栅组装出来;
将该平板格栅单元板块运送到双曲面的预定位置,将该平板格栅单元板块四个端点中下面的两点和上面的一个顶点固定在所述相邻两个立柱位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端点外侧,并现场将剩余一个端点通过冷扭拧方法形成与建筑结构双曲面对应的曲面并固定在所述相邻两个立柱中的剩余端点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冷弯双曲面单元式格栅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格栅幕墙时,按建筑结构的层高和阳台上下封修高度来划分,形成若干曲面格栅单元板块;分割出的曲面格栅单元板块的上下两个边缘与建筑结构层高相对应,左右两个边缘与建筑结构双曲面幕墙相邻板块分格相对应;该曲面格栅单元板块上的上面两个端点在一个水平高度上,下面两个端点在另一个水平高度上,而左右方向上,一侧端点外凸,另一侧端点内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场冷弯双曲面单元式格栅幕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曲面格栅单元板块还原成平板格栅单元板块时,该平板格栅单元板块和曲面格栅单元板块的相应关系为:该曲面格栅单元板块在所述格栅幕墙上的四个端点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和第四点;该第一点和第二点位于上方,该第三点和第四点位于下方;该第一点和第二点在一个水平高度上,该第三点和第四点在另一个水平高度上;该第二点、第三点和第四点位于同一平面,该第一点不在该平面上;该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连线为第一线段,该第三点和第四点的连线为第二线段;该第一线段侧方具有翘曲点,通过翘曲点作与第二线段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三线段,该第三线段与该第二线段组成一平面单元,依照该平面单元制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平板格栅单元板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08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