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储能单元以及提高储能单元直流侧电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1115.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浩;刘静豪;孙凯;张蓉蓉;姚一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9 | 分类号: | H01M8/249;H01M8/2484;H01M8/18;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116025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钒液 流电 系统 单元 以及 提高 直流 电压 方法 | ||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储能单元,具有n个相互串联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堆组、正极电解液储罐、负极电解液储罐以及用于供电解液传输的第一电解液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Mi的正/负极电解液分别自电池模块Mi所对应的正/负极电解液储罐经由第一电解液循环管路输送分配至电池模块Mi内各个电堆后,通过第二电解液循环管路将各个所述电堆的极性相同电解液输送至与所输送的电解液极性保持一致的电池模块Mi+1所对应的电解液储罐内,其中1≤i<n;若i=n,则电池模块Mn的正/负极电解液分别自电池模块Mn所对应的正/负极电解液储罐经由第一电解液循环管路输送分配至电池模块Mn内各个电堆后,通过所述第二电解液循环管路将各个所述电堆的极性相同电解液输送至与所输送的电解液极性保持一致的电池模块M1所对应的电解液储罐内;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储能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电解液储罐均分别配置有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液位检测器所对应的电解液储罐内的液位信号并将所述液位信号反馈至所述储能单元的电池管理系统以供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调节电解液流量,进而使得各电池模块正/负极电解液储罐液位趋于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储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若干个变频控制器,所述变频控制器用于调节其所在的电池模块内的正/负极电解液流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储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为液位传感器。
4.一种提高储能单元直流侧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n个电池模块相互串联;
将其中一电池模块Mi的正/负极电解液储罐中的相应正/负极电解液,由第一电解液循环管路输送分配至电池模块Mi内的各个电堆,并由第二电解液循环管路将各个所述电堆的极性相同的电解液输送至与所输送的电解液极性保持一致的电池模块Mi+1所对应的电解液储罐内,其中1≤i<n;
若i=n,对于电池模块Mn的正/负极电解液储罐中的相应正/负极电解液,由第一电解液循环管路输送分配至电池模块Mi内的各个电堆,并由第二电解液循环管路将各个所述电堆的极性相同的电解液输送至与所输送的电解液极性保持一致的电池模块M1所对应的电解液储罐内;
用液位检测器检测该液位检测器所对应的电解液储罐内的液位信号,并将所述液位信号反馈至所述储能单元的电池管理系统以供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调节电解液流量,而使得各电池模块正/负极电解液储罐液位趋于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储能单元直流侧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变频控制器调节其所在的电池模块内的正/负极电解液流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储能单元直流侧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为液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11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便捷移动散热箱体
- 下一篇:一种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