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架台系统及其制作安装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1807.7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刘伟庆;吴启凡;庄勇;齐玉军;方园;霍瑞丽;韩娟;祝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矩形管 浮体 镀锌钢 浮体架 台系统 抱箍 主梁 铝合金矩形管 水上漂浮式 光伏电站 光伏发电 槽型 次梁 不锈钢螺栓 导轨支架 顶部封闭 浮体单元 结构构件 连接方式 主梁端部 对齐 铝合金 通过槽 后套 拼接 手糊 制作 组装 应用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架台系统及其制作安装流程,该浮体架台系统包括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和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无导轨支架。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将相邻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端部对齐拼接后套入槽型复合材料抱箍中,槽型复合材料抱箍顶部封闭;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与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之间通过槽型复合材料抱箍和不锈钢螺栓或手糊复合材料进行连接,将多个复合材料浮体单元沿纵、横两向组装成整体。本发明结构构件可很好地应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实现满足光伏电站25年使用年限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建设领域,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绿色环保、全生命周期长、后期维护费用低、应用于水上光伏发电的复合材料浮体架台系统及其安装流程。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已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市场。目前我国光伏电站主要以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站为主。随着数量的高速增长,大多数光伏发电系统普遍形成了两大发展难题:一是建造工程占地面积大;二是我国光资源好的西部、北部等地区普遍存在限电问题且弃光率较高,而南方可提供建造地面光伏电站的土地较少。除此之外,国内目前还有很多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幕墙发电系统和光伏大棚等,但都存在发电规模受限的问题。与传统地面光伏电站相比,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适应各种水面,节省土地;可以节省大量土建工作,安装施工周期短;可以降低光伏组件温度,比地面或屋面光伏组件输出更高功率;可以有效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藻类繁殖,保护水资源;可以更好地适应自然灾害。
作为水面光伏电站的重要支撑平台,浮动平台是关系到整个光伏电站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应当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低密度、抗冻胀、抗风浪、抗光氧化、抗紫外线分解等特性。现有浮动平台中的浮体单元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其使用寿命在10-15年左右,难以满足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25年的要求。而复合材料水上浮动平台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能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架台系统及其制作安装流程,具有绿色环保、耐腐蚀的优良特性,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满足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25年的使用要求,适用于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架台系统,该浮体架台系统包括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和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无导轨支架。
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包括复合材料矩形管外壳、复合材料横隔板(依实际需要考虑设置与否)和聚苯泡沫内胆,聚苯泡沫内胆设置在复合材料矩形管外壳内;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也可以变化截面形状,并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
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与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种:一、沿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的轴线方向按固定间距设置槽型复合材料抱箍,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套入槽型复合材料抱箍之中;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沿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的垂直方向按复合材料抱箍的设置间距搁置于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之上,并与槽型复合材料抱箍挑耳通过不锈钢螺栓进行连接;二、复合材料抱箍也可与复合材料矩形管外壳一次成型,镀锌钢、复合材料或铝合金矩形管浮体次梁沿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的垂直方向按复合材料抱箍的设置间距搁置于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之上,并与槽型复合材料抱箍挑耳通过不锈钢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将相邻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主梁端部对齐拼接后套入槽型复合材料抱箍中,槽型复合材料抱箍顶部采用镀锌钢压板封闭,槽型复合材料抱箍与镀锌钢压板间采用胶栓混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1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