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2064.5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0 | 分类号: | F24T10/1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热量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包括热水管、进水机构、吸热机构、出水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进水机构连通于所述热水管内部,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管、进水圈及进水管,所述热水管的内部设有呈中空圆环形结构的所述进水圈,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热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圈连通,所述进水圈的内侧壁等距连通四个所述连接管;所述吸热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热水管的内部,所述吸热机构包括第一冷水管、热水板、焊接板、连接圈、第二冷水管、挡水板及水道。本发明提供的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具有取热效率高、取热时间长、全面吸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热能源得到了运用,地热钻井是用于地热蒸气和地热水的钻井,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通过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将地热能转换为油液的热能,然后加热后的油液传导至热能利用设备将热能转换为可利用的其他能量。
然而传统的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都是利用螺旋形结构的换热管将热量提取,螺旋管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吸热时间短,不能全面的、长时间的将地下水的热量提取,造成了地下水的热量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热效率高、取热时间长、全面吸热的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及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取地下水热量的装置包括:热水管;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连通于所述热水管内部,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连接管、进水圈及进水管,所述热水管的内部设有呈中空圆环形结构的所述进水圈,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热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圈连通,所述进水圈的内侧壁等距连通四个所述连接管;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热水管的内部,所述吸热机构包括第一冷水管、热水板、焊接板、连接圈、第二冷水管、挡水板及水道,所述热水管的内部相对设有截面呈倒“T”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冷水管、呈“T”形结构的所述第二冷水管,顶部封口所述第一冷水管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冷水管之间同所述连接圈连接若干内部中空的所述热水板,若干所述热水板的截面呈六边形结构,若干内部中空的所述热水板的内部形成用于冷水流动的所述水道,且若干所述热水板分别与所述连接圈连通,且若干所述热水板的内侧壁等距、交错焊接若干所述挡水板,底部封口的所述第二冷水管与四个所述连接管连通,且若干所述连接圈的侧壁均等距焊接四个与所述热水管内侧壁焊接的焊接板,若干个所述连接圈侧壁的四个所述焊接板交错设置;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热水管的侧壁,且所述出水机构与所述第一冷水管连通;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热水管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导热管、出水管及吸热板,所述热水管的侧壁连通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热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水管连通,所述热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波浪形结构的所述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端与呈螺旋形缠绕在所述出水管表面的所述导热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滑套、连接板、固定板、卡齿、压杆及固定圈,所述热水管的侧壁中心处焊接呈圆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表面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压杆,两个所述压杆背离所述固定圈的一端焊接所述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等距焊接若干呈三棱柱形结构的所述卡齿,所述热水管的侧壁滑动连接成圆环形结构的所述滑套,两个所述压杆的侧壁二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两个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套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丝螺纹连接于所述热水管侧壁等距开设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内部与所述热水管的侧壁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卡柱、压片及弹簧,所述滑套的内部相对安装所述弹簧,且所述滑套的内部相对焊接与两个所述弹簧焊接的所述压片,两个所述压片的相对侧壁焊接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的所述卡柱,两个所述卡柱卡合于所述热水管侧壁的等距开设的限位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