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件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2117.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5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聚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34;B29B7/74;B29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天会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件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件的生产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位于主箱体的下方且通过至少四个支腿与主箱体连接,其结构要点是,主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混料腔、塑熔腔和成型腔,混料腔的上方设有圆柱形的进料口,混料腔与塑熔腔之间连通有过料通道,塑熔腔与成型腔之间设有成型口,成型腔的下方设有与成型口竖向对应的出料口,所述的混料腔内设有混料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能够将原料进行打散,并且无需进行预混合,不仅避免了原料堵在进料口,而且减少了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结构简单,能够选择性的对过料通道的内壁进行刮除清理,避免发生过料不通畅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橡胶件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件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先将原胶料与配料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胶料进行熔化,最后选好型模挤出并冷却成型,然而在实际的橡胶生产中,由于胶原料需要熔化,所以就容易发生熔化后的胶原料凝固粘贴在由混料腔至塑熔腔之间的过料通道内,从而阻挡胶原料的顺利流下,并且在将胶原料进行倒入之前需要进行混合,否则完全在混混合腔内无法进行均匀混合,而如果不先预混合,而是将胶原料进行先后顺序倒入,则更加无法实现胶原料的均匀混合,并且在对胶原料进行倒入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时刻观察,否则如果将原料一次性直接倒入时,将容易发生胶原料堵在一起的情况,因为胶原料也是存在一定的塑性,而且胶原料在由包装袋打开时,不是松散的颗粒,其中存在着多个颗粒粘结在一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打散,则影响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胶原料进行高效混合同时将胶原料打散的橡胶件的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件的生产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位于主箱体的下方且通过至少四个支腿与主箱体连接,其结构要点是,主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混料腔、塑熔腔和成型腔,混料腔的上方设有圆柱形的进料口,混料腔与塑熔腔之间连通有过料通道,塑熔腔与成型腔之间设有成型口,成型腔的下方设有与成型口竖向对应的出料口,所述的混料腔内设有混料轴,混料轴上设有围绕混料轴螺旋延伸且与混料轴的周面倾斜设置的送料条板,所述的主箱体外固定有与混料轴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的进料口上方设有锥形漏管,锥形漏管内设有锥帽,锥帽通过至少三个支撑杆与锥形漏管连接,锥形漏管上配合有配料筒,配料筒内同轴线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电机容纳桶,电机容纳桶与配料筒之间连接有环形阵列的至少三个分料板,分料板的下端和电机容纳桶的开口均固定中间板上,中间板与配料筒固定,中间板上设有中心孔和环形阵列的漏孔,所述的电机容纳桶内固定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中心孔连接有与中间板相接触的堵漏板,堵漏板上设有数量与分料板数量相同的扇形孔,堵漏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杆,所述的锥帽上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至少三个扇口,锥帽的周面设有与位于扇口下方的支撑轴,支撑轴的上端设有位于扇口内的涡轮扇,支撑轴的下端设有锥形齿轮,锥帽内设有封板,封板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制动电机,制定电机的输出轴向上延伸且末端连接有冠形齿轮,所述的过料通道内配合有可上下移动的刮除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刮除环上连接有位于混料轴的两侧的支杆,支杆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混料轴的上方的压板,压板连接有固定在混料腔的顶壁上的纵向推杆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成型腔与主箱体的侧面连通有插入口,并由插入口向成型腔内插入有成型柱,成型柱与成型腔的端面之间设有制冷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成型柱采用刚玉制成,成型柱的上表面设有与成型口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向下延伸且将成型柱贯穿后与出料口连通的配型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塑熔腔内设有位于过料通道下方且与塑熔腔紧密接触的顶板和推板,顶板与推板平行设置,顶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圆孔,圆孔内插设有与推板固定的推杆,推杆上套设有位于顶板与推板之间的压缩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聚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聚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密胺脂粉末自动压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摩擦片冲压成型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