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的RGB灯带用控制器及电源插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2411.4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正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鑫合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刘晓芳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带 输入模块 射频 控制器 电源插头 控制模块 射频终端 电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接收视频信号 控制信号调节 色彩调节模块 射频接收模块 视频接收模块 控制器实现 输入端连接 单色模式 电源电压 电源连接 闪烁频率 射频信号 输出控制 带电 闪烁 供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射频的RGB灯带用控制器及电源插头,包括与电源连接的输入端以及连接灯带的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输入模块,与输入端连接,用以对电源电压进行调整后对整个控制器以及灯带进行供电;射频接收模块,与输入模块电连接,用以接收射频终端发出的射频信号;控制模块,与输入模块以及视频接收模块电连接,用以接收视频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色彩调节模块,与输入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灯带电连接,用以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灯带的闪烁色彩以及闪烁频率。上述基于射频的RGB灯带用控制器实现了利用射频的方式对灯带的控制,用户通过射频终端可以实现灯带的7种单色模式和彩色八种模式的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射频的RGB灯带用控制器及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光源的照明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相应的,应用于LED灯带的控制器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难以在较远的距离范围内(如十几米的范围内)准确的操控控制器以更改LED灯带的发光方式。因此,提供一种基于射频的RGB灯带用控制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射频的RGB灯带用控制器,包括与电源连接的输入端以及连接灯带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之间设置有:
输入模块,与所述输入端连接,用以对所述电源电压进行调整后对整个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灯带进行供电;
射频接收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电连接,用以接收射频终端发出的射频信号;
控制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以及射频接收模块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射频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
色彩调节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灯带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灯带的闪烁色彩以及闪烁频率;
其中,所述色彩调节模块为MOS管Q1,控制模块为连接在输入模块以及射频接收模块上的单片机U1,MOS管Q1的栅极与单片机U1的信号输出引脚连接,此外,MOS管Q1的源极连接在所述输入模块中,漏极作为输出端与所述灯带连接。在该控制器中,通过射频接收模块实现与外界的射频接收,用户通过相应的射频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控制控制器,以此实现对灯带色彩的无线操控。
较佳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串联的防反接单元以及稳压单元,MOS管Q1的栅极通过一电阻R6还连接在防反接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在电源反向连接时拉低输入电压,保护了整个控制器以及灯带,提高整个控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较佳的,所述防反接电路并联的二极管D1以及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负极与电源以及所述稳压单元连接,所述稳压单元包括串联的稳压电路以及芯片U3,芯片U3经一二极管D3连接在MOS管Q1的漏极上。
较佳的,所述稳压单元由串联的稳压电路以及稳压芯片U3构成,射频接收模块为射频芯片U2,射频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在所述稳压电路和所述稳压芯片之间,射频芯片U2的输出引脚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出引脚连接。通过两级稳压处理,以保证向控制模块和色彩调节模块提供的电压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手动控制模块,所述手动控制模块包括按钮KEY,按钮KEY一端连接在单片机U1的第五引脚处,另一端接地。这种设置方式,实现了手动自动相结合,防止射频出现状况时,用户无法启动或切换灯带变换。
较佳的,按钮KEY和稳压单元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2以及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经电阻R2后连接在稳压电路以及稳压芯片U3之间,负极经电阻R3后连接在按钮KEY上。这种方式能够提醒用户当前控制器处于定时功能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头,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控制器,以及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转换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源转换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鑫合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鑫合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