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盲孔套类零件珩磨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2657.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厚;任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10 | 分类号: | B24B33/1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座 锁套 薄壁盲孔 套类零件 珩磨夹具 回旋状 浮动 夹具 浮动机构 被加工零件 刀具轴心 工作效率 夹持零件 同一直线 空心部 轴心线 拆卸 夯实 内周 装设 刀具 紧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盲孔套类零件珩磨夹具,零件具有夯实部和空心部,夹具包括支撑座、用于装设并夹持零件的锁套,支撑座呈回旋状,锁套位于回旋状的支撑座内周,夹具还包括连接在回旋状的支撑座与锁套之间的用于锁套浮动进而使被加工零件能够浮动的浮动机构,当刀具进入零件内且刀具轴心线与零件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时,零件通过浮动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左右浮动。本发明的薄壁盲孔套类零件珩磨夹具,其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零件浮动效果好,且零件的安装拆卸十分方便,极大的提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盲孔套类零件珩磨夹具。
背景技术
薄壁盲孔套类零件,因外壁较薄,刚性差,很难采用传统夹具对其进行夹紧,在加工时容易装夹变形,造成加工超差,也极易损坏零件或刀具。目前,现有技术中珩磨夹具不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其夹装工件时,操作复杂,装夹工件费工费时,装夹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受材料、压力大小等多因素影响,对超薄零件任然存在着零件夹紧变形的问题,
公开号为CN 207578154 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薄壁盲孔零件的夹具,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夹具本体,夹具本体连接在支撑架上,夹具本体包括容纳薄壁盲孔零件的容纳空间、设于容纳空间的周向且位于容纳空间的底部与薄壁盲孔零件的夯实部相对应抵触的第一夹紧部,设于容纳空间的周向且位于第一夹紧部上方的与薄壁盲孔零件的空心部相对应抵触的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与夯实部刚性抵触,第二夹紧部与空心部柔性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其避免了因夹持对工件或刀具的造成的伤害,但工件装夹在夹具上进行加工时,珩磨刀具进刀位置如果与工件之间存在位置偏差,该夹具并不能够提供很好的摆动间隙,造成进刀失败,严重时造成刀具或工件损坏,且工件安装及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壁盲孔套类零件珩磨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壁盲孔套类零件珩磨夹具,零件具有夯实部和空心部,夹具包括支撑座、用于装设并夹持零件的锁套,支撑座呈回旋状,锁套位于回旋状的支撑座内周,夹具还包括连接在回旋状的支撑座与锁套之间的用于锁套浮动进而使被加工零件能够浮动的浮动机构,当刀具进入零件内且刀具轴心线与零件轴心线不在同一直线时,零件通过浮动机构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左右浮动。
优选地,浮动机构包括位于锁套外周的用于定位并稳定锁套的定位套、位于定位套与支撑座之间的浮动环,浮动环外周与支撑座内周之间具有第一环状间隙,浮动环内周与定位套外周之间具有第二环状间隙。当珩磨时,零件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从而锁套受力,锁套带动定位套受力,定位套受力后则在第一环状间隙和第二环状间隙的范围内左右浮动。
优选地,浮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浮动环与支撑座之间两侧的第一销轴,位于浮动环与所定位套之间两侧的第二销轴。珩磨时,定位套受力后,定位套可以在第二销轴的延伸方向上左右浮动(浮动范围为第二间隙的范围),浮动环可以在第一销轴的延伸方向上左右浮动(浮动范围为第二一间隙的范围。
优选地,第一销轴的轴心线延伸方向与第二销轴的轴心线延伸方向相垂直设置。
优选地,锁套可拆卸的连接在浮动机构上。
优选地,锁套与定位套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锁套可拆卸,便于零件的快速拆装,也使得可以更具不同零件规格调换不同内径的锁套,从而适应多种不同规格零件的加工。
优选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定位套内周面上的环槽和直槽、形成于锁套外周面上的且与环槽和直槽配合设置的凸轴,环槽位于定位套的轴向中部,直槽由定位套上端面向下沿直线延伸至环槽处并与环槽连通设置。该连接机构,使得锁套非常容易拆装,装设时只需将凸轴与直槽对准,向下将锁套插入定位套中,在凸轴到达环槽时,旋转锁套即可使凸轴与环槽卡接,从而锁套安装到定位套中,拆卸时,反向操作即可,安装与拆卸过程简单,不需要借用其它的拆装工具,徒手可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挂钩组件
- 下一篇:一种蓝宝石晶体表面研磨专用工具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