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N-乙酰转移酶2荧光探针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2738.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骁驰;冯磊;崔京南;田象阁;田镇豪;宁静;王超;霍晓奎;于振龙;孙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0 | 分类号: | C12Q1/00;C09K11/06;C07D311/8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杨翠翠 |
地址: | 11604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乙酰 转移酶 荧光 探针 应用 | ||
一种检测N‑乙酰转移酶2荧光探针的应用,其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它可用于测定不同来源生物体系中N‑乙酰转移酶2的酶活性。以ARHB作为特异性探针反应底物,借助N‑乙酰转移酶2体外反应体系,通过定量检测单位时间内N‑乙酰化代谢产物的生成量来测定各生物样品中N‑乙酰转移酶2的活性。本发明可用于不同个体来源人和动物组织样本、不同种属细胞及细胞制备物、以及各种植物和微生物中N‑乙酰转移酶2活性的定性、定量测定,并可实现对N‑乙酰转移酶2处置药物能力的评估,以及N‑乙酰转移酶2抑制剂的开发、筛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N-乙酰转移酶2荧光探针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芳香胺N-乙酰化转移酶为Ⅱ相药物代谢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为能够将乙酰辅酶A上的乙酰基转移到芳香胺类、肼、芳香羟胺和芳香肼等物质的N原子或O原子上,在人体内对芳香胺类致癌物质的活化或灭活以及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乙酰化作用是该类物质代谢转化的重要步骤之一,由NATs催化完成。发生在氮原子上的乙酰化作用所产生的胺类衍生物通常是无毒性的,而发生在氧原子上的乙酰化作用所产生的乙酰氧基芳胺类或杂环胺类衍生物含有高反应活性的氮离子,极易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引起DNA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人类NAT具有两种亚型 NAT1 NAT2,两者有相互独立的基因编码。虽然两者在结构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在组织分布和生物学作用方面相差较大。 NAT1 表达于人体大多数组织,催化对氨基水杨酸和对氨基苯甲酸等物质的乙酰化代谢。NAT2又称芳香胺N乙酰化转移酶,主要催化芳香胺进行乙酰化转移反应;NAT2 表达于肝脏和肠道,在体内参与20多种肼类化合物及致癌性芳香胺和杂环胺 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或灭活代谢。NAT1、NAT2均具有遗传多态性,但因 NAT2的显著多态性在药 物代谢及环境致癌物激活和失活过程中表现出更为 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NAT2在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机体中NAT2功能的变异与异烟肼乙酰化作用的多样性是相关的。NAT2活性在人群中呈多态分布,根据乙酰化表型的不同可将人群划分为三类:慢型乙酰化代谢者、快型乙酰化代谢者和中间型乙酰化代谢者。NAT2)在肝脏中参与包括异烟肼 、利福平在内的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代谢。异烟肼通过NAT2的乙酰化作用生成乙酰异烟肼,后者水解为异烟酸和 乙酰肼,乙酰肼一部分进一步水解为肼,一部分在NAT2酶的作用下生成无毒物质排出体外,肼及乙酰肼已被认定是肝毒性物质,可以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利福平具有诱导肝脏多种代谢酶的作用,利福平不仅在肝中去乙酰化为异烟肼乙酰化提供乙酰基,且可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乙酰异烟肼代谢为乙酰肼,从而增加异烟肼的肝毒性。
因此,开发具有高灵敏度、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的适用于检测N-乙酰转移酶2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底物,并建立高灵敏度的科学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药物开发与合理使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N-乙酰转移酶2荧光探针的应用,该特异性荧光探针底物可被N-乙酰转移酶2选择性的水解,生成荧光属性明显改变的水解产物,可被荧光检测器检测。利用该探针反应可对多种生物体系中N-乙酰转移酶2的分布和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并可用于N-乙酰转移酶2抑制剂的筛选。
本发明公开的N-乙酰转移酶2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底物,为该探针底物为9-(4-氨基苯基)-3,6-双(二乙氨基)占吨翁醋酸盐(ARHB)。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化合物作为N-乙酰转移酶2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底物的应用:采用上述ARHB作为N-乙酰转移酶2的特异性底物,进行结合反应,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代谢产物的生成量(代谢产物荧光强度)来定量测定不同生物体系(包括重组表达N-乙酰转移酶2、人或动物组织制备液、各类组织细胞、微生物及植物等生物体系)中N-乙酰转移酶2的活性;具体反应条件如下:
——体系中以ARHB作为特异性探针底物;底物浓度选择10 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