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胶与片状料贴合设备及撕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3207.4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沈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镒(江苏)精密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7/10;B32B3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料装置 上料机构 水平运动机构 导轨 驱动 导轨运动 辊压机构 升降机构 贴合设备 真空吸板 片状料 垂直 生产效率 撕膜机构 撕离 撕膜 贴合 升降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胶与片状料贴合设备,包括第一导轨、真空吸板、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及辊压机构,其中真空吸板能在第一导轨上运动,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吸料装置,第一水平运动机构驱动第一吸料装置垂直于第一导轨运动,第一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吸料装置,撕膜机构设置在第一导轨的上方,第二上料机构包括第二吸料装置,第二水平运动机构驱动第二吸料装置垂直于第一导轨运动,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吸料装置升降,辊压机构与第二水平运动机构连接。本发明可替代人工撕离型膜和贴合,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片状胶与片状料贴合设备及撕膜方法。
背景技术
将片状胶与片状料(比如铝箔、铜箔等)贴合时,要手工撕去片状胶表面的离型膜、手工将片状胶与片状料贴合、组合后手工辊压除气泡。该生产工序全为手工上料、撕膜、贴合、滚压除气泡,生产人员长时间重复此动作,很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片状胶与片状料贴合设备,包括:
第一导轨;
真空吸板,真空吸板被配置为能在第一导轨上直线运动;
第一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吸料装置、能驱动第一吸料装置沿着垂直于第一导轨的方向运动的第一水平运动机构及能驱动第一吸料装置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
撕膜机构,撕膜机构设置在第一导轨的上方;
第二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包括第二吸料装置、能驱动第二吸料装置垂直于第一导轨运动的第二水平运动机构及能驱动第二吸料装置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
辊压机构,辊压机构与第二水平运动机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生产贴合设备,生产人员只需给片料双面胶与片料铝箔上料、回收半成品,周期时间为0.4h,可以大大缓解生产人员的疲劳度,并可直接的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该环境下,一人也可以操作2~3台设备,间接的节约人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真空吸板的上表面至少在两端布置有吸气孔,真空吸板内设有空腔,真空吸板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吸气孔与空腔连通。吸气孔优选地集中在真空吸板的两端,可以缩小空腔的容积,进一步地讲,可以增大吸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料装置包括上板、下板、气嘴和连接头,上板与下板上下设置,上板上布置有若干通气孔,连接头固定在通气孔的上孔口,气嘴固定在通气孔的下孔口,气嘴穿过下板。连接头连接外部的抽气装置,上板固定气嘴和连接头,下板可以保护气嘴。使用时,外部的抽气装置吸气,造成气嘴处形成负压,具有吸引片状胶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滑台气缸,第一吸料装置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滑台气缸与第一支架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吸料装置下降距离短,滑台气缸适合短行程使用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水平运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丝杠螺母,第二丝杆和第二导轨都与第一导轨垂直,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杆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第二丝杠螺母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第二滑块还与第二支架固定,第二丝杠螺母与第二支架连接,第一升降机构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本实施方式采用丝杆传动,并控制第二电机,提高了第一吸料装置停止位置的精度,保证了片状料在第一吸料装置上的吸附位置固定和第一吸料装置在真空吸盘上方的停止位置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撕膜机构包括能转动的胶带辊、能转动的废胶带收集辊及可升降的撕膜压辊,撕膜压辊的辊长方向与第一导轨垂直。当真空吸盘运动到撕膜压辊下方时停止,使片状胶上的离型膜的边缘停在撕膜压辊下方。然后撕膜压辊下降,使胶带与离型膜粘在一起,然后撕膜压辊上升,真空吸盘继续前进,且胶带辊转动释放胶带,废胶带收集辊转动收集胶带,胶带粘住离型膜并利用真空吸盘的运动将离型膜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镒(江苏)精密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领镒(江苏)精密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3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