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4311.5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亮;曹盛;孙宁宁;王馨璐;刘迟迟;瞿福旺;韩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调度中心,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待扫描任务的工作量参数以及所述分布式系统的预设的扫描节点的当前节点参数;当所述待扫描任务的任务数量小于或等于处于空闲状态的所述扫描节点的节点数量时,根据所述当前执行速率以及所述工作量参数,为所述待扫描任务调度所述扫描节点;当所述待扫描任务的任务数量大于处于空闲状态的所述扫描节点的节点数量时,根据所述当前执行速率、所述预计完成时间以及所述工作量参数,为所述待扫描任务调度所述扫描节点。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布式扫描任务的调度分配机制,容易导致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性能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设备价格不断降低,各种骨干网、接入网和局域网随之迅速建设起来,各种传统的设备也具备了联网功能。现有的网络系统中,除了常用的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之外,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机械设备、汽车终端等各种类型的网络设备都可连接在网络上,逐渐形成物联网。而物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将会使网络终端的数量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
此外,网络中硬件设备的数量在与日俱增的同时,各种软件、服务形式的虚拟设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每种硬件设备、软件或服务,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不同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参数和特性,各种系统支持的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也各有不同。为了实现对一定网络空间区域内,大量的网络设备的存在以及状态参数进行监控,实现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需要定期对网络空间内的硬件设备、虚拟设备进行扫描。
扫描过程中,建立多节点分布式扫描模式,比单机扫描在速度和效率上更有优势。而如何对每一个节点进行适当的任务调度,对于提高整个分布式扫描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分布式扫描的任务调度分配机制,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随机分配型
即分配任务时按照任务数量,随机分配给每一个扫描节点,对扫描节点本身的速度、性能等不做区分。然而,此种方式容易造成低性能节点执行任务多,效率低;而高性能节点快速将任务执行完成后,空闲时间长;因此,整个分布式系统扫描效率低下。
二、静态参数分配型
系统建立初期,调度中心预先掌握每个扫描节点的机器性能、网络带宽以及网络时延等特性,在进行任务分配时,根据要分配任务的工作量大小,选择最适合的节点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即所有节点的性能参数从系统建立以后,就是静态不变的。在任务分配时,只按照初始掌握的性能参数进行分配,而不关注每个节点当前执行任务的状态;有可能造成性能高的节点负载较高,有多个任务排队,而性能低的节点空闲,系统整体效率仍然不高。
三,动态分配型
动态分配型调度方式,在有任务需要分配时,会查找空闲节点,将新任务分配给空闲节点,从而保证新分配的任务快速启动。而选择空闲节点时,依然根据节点的静态参数选择,将包含工作量大的任务分配给高性能节点,工作量小的任务分配给低性能节点。此种分配方式,相比前面两种,具有一定优势,然而,每个节点的性能参数是固定的,若系统性能发生变化,导致该节点的性能参数变化,而调度中心在在分配任务时却无从知晓,所以无法根据变化后的性能进行分配,会造成初始状态为高性能的节点,在网络特性或机器性能下降后,仍被分配大工作量任务,使整个分布式系统性能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分布式扫描任务的调度分配机制,容易导致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布式扫描任务的调度分配机制,容易导致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性能降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调度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4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