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感测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4400.X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8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崔星弼;孔南容;金辰烈;李英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6F3/041;G09G3/3208;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显示 设备 | ||
公开了一种指纹感测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或装置包括: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在显示区域中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像素;位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下方的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与指纹识别区域交叠;以及位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与超声波指纹传感器之间的支撑基板,支撑基板用于支撑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和超声波指纹传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80927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指纹识别的显示装置。具体地,显示装置通过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下方放置超声波指纹传感器,使得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成为超声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道,能够使用超声波技术识别指纹。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常规指纹传感器14贴附至常规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面板11的外围,以支持指纹识别功能。常规显示装置1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周围从而暴露于环境的指纹传感器14、第一扬声器12和第二扬声器13。由于指纹传感器14以及扬声器12和13,常规显示装置10难以实现窄边框。因此,难以增大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11的显示面积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能够显示优异图像质量的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电致发光元件。
特别地,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下方设置超声波传感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
通过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下方设置指纹传感器,通过利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感测显示区域上的用户指纹或显示区域上的玻璃盖上的用户指纹来提供指纹识别功能。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边框可被最小化,由此将显示装置的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最大化。
此外,超声波信号可用于通过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识别指纹,超声波信号的灵敏度由于各种原因可降低。此外,当超声波信号的灵敏度降低时,识别成功率可降低,并且指纹识别速度可降低,使得用户可感受到较慢的响应速度。
为了通过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进行指纹识别,指纹传感器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可以至少为10MHz;当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处于这种高频带中时,根据各个元件的密度或杨氏模量、和/或各个元件的厚度,超声波信号的灵敏度可降低。
由于指纹传感器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之间产生的电磁干扰(EMI),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和/或指纹传感器的灵敏度可降低。
当指纹传感器贴附至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由于指纹传感器施加至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基板的应力,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基板的平坦度可劣化。因此,可看到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压痕。
当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时,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处的光屏蔽水平(light-shielding level)可根据指纹传感器布置而变化。因而,显示面板的特性可相应变化。因此,可发生污点缺陷(stain defect),例如暗斑(shadow-mura)。
当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时,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热辐射特性可根据指纹传感器的布置而变化,并且由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温度偏差,在显示的图像中可产生图像滞留。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上述问题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其中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并改善可降低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的各种问题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由此提高超声波传感器信号的灵敏度并提高指纹识别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4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