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GaN中痕量杂质元素浓度及分布的高精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5087.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齐俊杰;许磊;卫喆;胡超胜;李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1 | 分类号: | G01N23/2251;G01N23/2202 |
代理公司: | 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区域 痕量杂质元素 高精度检测 杂质原子 入射 电子束 电子能量损失谱 非弹性散射 半导体GaN 材料检测 电子发生 方式分析 浓度检测 杂质元素 纵向分布 散射 制备 测试 分析 | ||
1.一种用于GaN中痕量杂质元素浓度及分布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制备样品,所述样品包括M个测试区域,不同的所述测试区域的GaN的厚度不同,M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步骤S2、使用入射电子束入射至所述样品的第1个测试区域,使所述入射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第1个测试区域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步骤S3、获取所述电子在发生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电子能量损失谱;
步骤S4、根据步骤S3中所述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所述第1个测试区域内的杂质原子的种类以及杂质原子的数量;
步骤S5、按照步骤S2至步骤S4中相同的方式,分析第2个测试区域至第M个测试区域内的杂质原子的种类以及杂质原子的数量;
步骤S6、根据所述第1个测试区域内的杂质原子的数量至所述第M个测试区域内的杂质原子的数量,分析所述样品中痕量杂质元素的深度纵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获取所述电子在发生弹性散射过程中的高角度环形暗场像;所述步骤S4还包括:根据所述高角度环形暗场像分析所述第1个测试区域内的杂质原子的种类以及杂质原子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制备样品包括:
将GaN圆片切割为薄片;
对所述薄片进行均匀减薄;
对均匀减薄后的薄片进行非均匀减薄,以制备出所述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离子减薄技术对均匀减薄后的薄片进行非均匀减薄;离子减薄结束后,减薄区域中央出现小孔,在所述减薄区域内距离所述小孔越远,GaN的厚度越大;沿远离所述小孔的方向上,将所述减薄区域划分为第1个测试区域至第M-1个测试区域,所述减薄区域外作为第M个测试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个测试区域与第i+1个测试区域的GaN的厚度的差值为5nm~50nm,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M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薄片进行均匀减薄包括:先将所述薄片用砂纸进行机械减薄,减薄至厚度为100μm;然后将所述薄片进行凹坑减薄,减薄至厚度为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对所述GaN圆片进行抛光处理,使所述GaN圆片的表面达到原子级平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包括2-5个测试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理论分析模拟计算痕量杂质原子的优先排布方式;在所述样品中确定与所述优先排布方式对应的测试区域,并在分析各测试区域内的杂质原子的种类以及杂质原子的数量时,优先对所述优先排布方式对应的测试区域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0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