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的综合性新能源转换蓄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5291.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刚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10/10;F03D9/11;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转换 新能源 雨水聚集 风力 减震 太阳能转换 蓄电装置 移动机构 转化 太阳能转化 蓄电池 重力势能 转换 蓄电 雨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相关,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综合性新能源转换蓄电装置,包括太阳能转换机构、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雨水聚集管、水利转换机构、减震移动机构,本装置均有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也具有风力转化为电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将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新能源转化,实现对蓄电池的蓄电操作。太阳能转换机构与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相连接,雨水聚集管与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相连接,水利转换机构与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相连接,水利转换机构与雨水聚集管相连接,水利转换机构与减震移动机构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相关,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综合性新能源转换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节约资源已经被重视,所以新能源应运而生,新能源节约地球资源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为了响应新能源的普及,所以设计一种新式的综合性新能源转换蓄电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综合性新能源转换蓄电装置,本装置均有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也具有风力转化为电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将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新能源转化,实现对蓄电池的蓄电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相关,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综合性新能源转换蓄电装置,包括太阳能转换机构、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雨水聚集管、水利转换机构、减震移动机构,本装置均有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也具有风力转化为电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将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新能源转化,实现对蓄电池的蓄电操作。
所述的太阳能转换机构包括反光板、反光板连接件、电动气撑、太阳能板架、太阳能板、底端固定盖、十字形固定架,反光板与反光板连接件固定连接,反光板连接件与电动气撑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反光板与太阳能板架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太阳能板架与太阳能板通过凹槽相适应,太阳能板架与太阳能板固定连接,电动气撑与十字形固定架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十字形固定架与太阳能板架通过焊接相连接,十字形固定架与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通过通孔相适应,底端固定盖与十字形固定架通过焊接相连接,底端固定盖与底端固定壳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
风力及水利转换机构包括支撑立杆、扇轮固定杆、定位弹簧室、扇轮蓄电机构、底端固定壳、蓄电池、电源连接件,扇轮固定杆与支撑立杆的一端通过焊接相连接,支撑立杆的另一端与底端固定壳通过焊接相连接,扇轮固定杆与定位弹簧室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扇轮固定杆和定位弹簧室均与十字形固定架通过通孔相适应,扇轮蓄电机构与扇轮固定杆固定连接,扇轮蓄电机构与底端固定壳相连接,底端固定壳与蓄电池通过凹槽固定连接,蓄电池与扇轮蓄电机构通过电源连接件相连接;
定位弹簧室包括弹簧固定壳、支撑弹簧、固定壳底盖,弹簧固定壳与扇轮固定杆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支撑弹簧与扇轮固定杆通过焊接相连接,弹簧固定壳与固定壳底盖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
扇轮蓄电机构包括多功能扇轮、齿轮链、连接齿轮、动力发电机,多功能扇轮与扇轮固定杆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多功能扇轮与连接齿轮通过齿轮链相连接,连接齿轮与底端固定壳相连接,底端固定壳与动力发电机通过凹槽固定连接,连接齿轮与动力发电机相咬合;
底端固定壳包括顶端密封盖、固定壳主体,顶端密封盖与固定壳主体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顶端密封盖与齿轮链通过通孔相适应;
雨水聚集管包括水管固定件、广口连接件、异形水管,水管固定件与异形水管通过通孔固定连接,广口连接件与异形水管固定连接,水管固定件与底端固定壳通过螺纹相啮合;
水利转换机构包括机构外壳、水利发电机构,机构外壳与底端固定壳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机构外壳与水利发电机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刚,未经王树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