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恒功率输出的直流充电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5539.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来文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川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54;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网板 模块本体 散热口 直流充电模块 恒功率 透明板 按键 显示屏 侧面设置 外部事物 一端设置 输出 弹性环 毛刷板 限位槽 环块 卡槽 卡扣 开合 旋手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恒功率输出的直流充电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的下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网板,所述第一防护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到杆;模块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旋手、透明板、环块、毛刷板、限位槽及弹性环,便于通过透明板对模块本体的内侧进行查看,进而便于对内部进行维护,散热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网板、第一转到杆、第二卡槽、第二卡扣及第二防护网板,便于通过第一防护网板及第二防护网板限制外部事物进入到模块本体的内侧,同时可分别对其进行开合,便于在模块本体内侧温度过大时,直接通过散热口对内侧进行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充电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恒功率输出的直流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模块是电力电源主要的配置模块,广泛应用于火电厂、水电站、和高等级变电站直流电源中,作为高压开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的操作、控制电源和事故照明电源。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一切需要直流电源的场所,功率恒定、操作简单、可靠性较高。
现有的直流充电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故障,维护人员需要打开机体才能查找原因,维护面板一般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机体的两侧,从外部不便于直接查看那一个面板需要拆除,导致维护效率较低,另外直流充电模块工作时自身会发热,机体开设有散热口,便于对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口的防护网板不便于拆装,导致充电模块不能高效率的进行散热,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恒功率输出的直流充电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恒功率输出的直流充电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直流充电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故障,维护人员需要打开机体才能查找原因,维护面板一般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机体的两侧,从外部不便于直接查看那一个面板需要拆除,导致维护效率较低,另外直流充电模块工作时自身会发热,机体开设有散热口,便于对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口的防护网板不便于拆装,导致充电模块不能高效率的进行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恒功率输出的直流充电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的下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网板,所述第一防护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到杆,所述第一防护网板与模块本体通过第一转到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模块本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网板,所述第二防护网板的一端与模块本体通过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模块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维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维护包括旋手、透明板、环块、毛刷板、限位槽及弹性环,所述模块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模块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板中部的一侧设置有旋手,所述旋手贯穿透明板的一侧并向模块本体的内侧延伸,所述透明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与旋手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网板的一侧靠近固定板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靠近第一防护网板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防护网板与固定板通过第一卡扣及第一卡槽进行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网板及第二防护网板均设置有多个防护板且防护网板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二防护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转到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转到杆与第二防护网板通过第二卡扣及第二卡槽进行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块本体的下侧通过胶水粘黏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橡胶垫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模块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环块,所述环块与模块本体焊接固定,所述环块为环状且靠近透明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毛刷板的两端设置有弹性环,所述毛刷板与环块通过限位槽及弹性环进行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川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川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散热除尘功能的新型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保调控的智能化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