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5775.8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平;冯羽风;彭城;颜江洪;梁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75/06;C08L1/02;C08L97/02;C08G18/66;C08G18/42;C08G18/32;C08G18/10;C08G18/12;C08G18/73;C08G18/75;C08G18/7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增韧聚 乳酸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材料由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聚乳酸、纤维和巴斯夫ADR扩链剂构成,所述纤维的用量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和聚乳酸质量之和的10-30%,所述巴斯夫ADR扩链剂的用量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和聚乳酸质量之和的0.1-0.5%;其中,以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和聚乳酸的质量之和为100%计,所述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所占的质量比为5-20%,余量为聚乳酸;其中:
所述的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为无定型结构的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该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由软段和硬段构成,在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的组成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软段占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质量的75-90%,余量为硬段;其中,软段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聚酯多元醇,硬段由异氰酸酯和醇类扩链剂构成;
该改性材料的性能同时满足下述(a)-(c)三个条件:
(a)其断裂伸长率相对于纯聚乳酸提高2倍以上;
(b)其拉伸强度相对于纯聚乳酸提高的比例≥18%;
(c)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纯聚乳酸下降的比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条件(a)中,所述改性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纯聚乳酸提高3-17倍;在条件(b)中,所述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相对于纯聚乳酸提高的比例为20-4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在190℃/2.16kg的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4-25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为选自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和木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巴斯夫ADR扩链剂为选自ADR-4368CS、ADR-4370、ADR-4385、ADR-4380和ADR-43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选自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和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选自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扩链剂为选自乙二醇、1,6-己二醇和1,4-丁二醇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权利要求1所述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制备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
2)按配方将干燥后的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聚乳酸、纤维和巴斯夫ADR扩链剂混合均匀,所得混合物经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的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7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