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5806.X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晖;杨拉毛草;冯兴国;张凯锋;刘兴光;万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16;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周蜜;仇蕾安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活动 零部件 表面 智能 复合 润滑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底层为磁控溅射沉积在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的Ti层,Ti层之上为磁控溅射沉积的Ti含量逐渐减少、Ag和Mo含量逐渐增加的成分呈梯度变化的Ti/Ag/Mo过渡层,Ti/Ag/Mo过渡层之上为磁控溅射复合磁过滤电弧离子镀沉积的Ag/Mo/DLC/WS2智能复合润滑层;
其中:Ti/Ag/Mo过渡层具体为:通入Ar气,同时开启Ti靶、Ag靶和Mo靶,氩气流量为80sccm~100sccm,Ti靶的初始功率为3kw~4kw,按照100W/min的衰减速率降低Ti靶的功率,最终功率为0kw,Ag靶的初始功率为0kw,按照33.3w/min的提升功率增加Ag靶功率,最终功率为1kw~1.3kw,Mo靶的初始功率为0kw,按照16.7w/min的提升功率增加Mo靶功率,最终功率为0.5kw~0.7kw,基材偏压为50V~75V,沉积时间为30min~40min,形成Ti含量逐渐减少、Ag和Mo含量逐渐增加的成分梯度过渡层;
Ag/Mo/DLC/WS2智能复合润滑层具体为:通入Ar气,开启磁控溅射Ag靶、Mo靶和WS2靶,开启磁过滤电弧C靶;氩气流量为80sccm~100sccm,Ag靶的功率为1kw~1.5kw,Mo靶功率为0.5kw~1kw,WS2靶功率为1kw~2kw,C靶电流为60A~70A,基材偏压为50V~75V,工件台转速为3rpm~4rpm,沉积时间为40min~50min。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以金属材料的空间活动零部件作为基材,在所述基材洁净的表面磁控溅射沉积所述薄膜,沉积过程中温度为80℃~100℃,真空小于等于2×10-3Pa;
(2)采用磁控溅射在所述基材洁净的表面沉积Ti层;
(3)采用磁控溅射在Ti层上沉积成分呈梯度变化的Ti/Ag/Mo过渡层;
(4)采用磁控溅射复合磁过滤电弧离子镀在Ti/Ag/Mo过渡层上沉积Ag/Mo/DLC/WS2智能复合润滑层,得到所述的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洁净的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通过化学清洗和/或阳极层离子源轰击清洗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清洗具体为:分别使用石油醚、丙酮和酒精依次对基材表面进行超声波清洗,每种溶剂超声时间为5min~8min;阳极层离子源轰击清洗具体为:向离子源通入氩气,开启阳极层离子源对基材表面进行轰击清洗,去除基材表面的附着物,清洗过程气压控制在0.1Pa,阳极层离子源电压为1400V,基材偏压为800V~1000V,轰击时间为50min~60min,工件台控制最高温度为150℃。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磁控溅射沉积Ti层具体为:通入氩气,开启磁控溅射Ti靶,在所述基材表面沉积Ti层,氩气流量为80sccm~100sccm,Ti靶功率为3kw~4kw,基材偏压为50V~75V,沉积时间为10min~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8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镀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锌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