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式可控型智能手机及相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6216.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7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珊;汝保共;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九州华科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1/72448;H04M1/72433;H04M1/72439;H04L9/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杨志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可控 智能手机 相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式可控型智能手机,包括:智能手机主架构,包括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主处理器、声音探测器、采集识别器、前端屏幕、模式切换设备以及红外探测器;所述声音探测器用于探测附近声音中的人声成分,并对所述人声成分进行特征分析,以确定对应的用户信息并作为第一用户信息输出,所述采集识别器被嵌入在所述前端屏幕内,用于对所述前端屏幕前方的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脸部识别,以确定对应的用户信息并作为第二用户信息输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智能手机模式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有效避免智能手机运行模式的误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脸部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式可控型智能手机及相应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信息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自身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基于密码、个人识别码、磁卡和钥匙等传统的安全措施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要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即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的鉴别或确认。人脸识别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区域特征分析算法,他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即人脸特征模板。利用已建成的人脸特征模板与被测者的面像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给出一个相似值。通过这个值即可确定是否为同一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内部结构不够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式可控型智能手机及相应方法。
为此,本发明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的发明点:(1)在所述智能手机中的模式切换设备分别与声音探测器和采集识别器连接,用于在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信息匹配时,基于第二用户信息切换所述智能手机的当前运行模式;(2)智能手机的当前运行模式包括显示主题子模式和接听转接子模式,不同的接听转接子模式对应不同的接听转接号码;(3)为了不拆开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的硅片封装结构即可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实体湿度,基于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和周围设备的引脚的各个当前湿度以及相关的权衡因数执行相应的实体湿度的检测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式可控型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包括:
智能手机主架构,包括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主处理器、声音探测器、采集识别器、前端屏幕、模式切换设备以及红外探测器;
在所述智能手机主架构中,所述主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所述声音探测器、所述采集识别器、所述模式切换设备和所述红外探测器连接;
在所述智能手机主架构中,所述声音探测器用于探测附近声音中的人声成分,并对所述人声成分进行特征分析,以确定对应的用户信息并作为第一用户信息输出;
在所述智能手机主架构中,所述采集识别器被嵌入在所述前端屏幕内,用于对所述前端屏幕前方的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脸部识别,以确定对应的用户信息并作为第二用户信息输出;
所述模式切换设备分别与所述声音探测器和所述采集识别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匹配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信息切换所述智能手机主架构的当前运行模式;
所述智能手机主架构的当前运行模式包括所述智能手机主架构的显示主题子模式和接听转接子模式;
湿度传感器阵列,分别与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模式切换设备和采集识别器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连接,以获取移动通信无线收发器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湿度、模式切换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湿度和采集识别器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九州华科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九州华科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6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