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的相变材料降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7878.8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荣;李立峰;刘学军;周钰鑫;郑如剑;杨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H01M10/653;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蜂巢板 锂离子电池组 外层载体 相变材料 热失控 内层 复合相变材料 蜂巢孔 填充 预防 安全系数 产品成本 二级复合 两侧设置 箱体两侧 蜂巢板 紧贴 | ||
1.一种预防锂离子电池组高温热失控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内层载体铝蜂巢板、两块外层载体铝蜂巢板、一级复合相变材料和二级复合相变材料;
内层载体铝蜂巢板中的铝蜂巢孔内填充一级复合相变材料,外层载体铝蜂巢板中的铝蜂巢孔内填充二级复合相变材料;
外层载体铝蜂巢板贴附于内层载体铝蜂巢板外侧,锂离子电池组则处于两块内层载体铝蜂巢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层载体铝蜂巢板,其特征在于:内层载体铝蜂巢板有上、下两块,位于锂离子电池组上表面的内层载体铝蜂巢板,与锂离子电池组上表面接触的底板通过被模具挤压呈多个特殊圆弧相连的形状,且圆弧与锂离子电池组的上表面形状相契合;与该底板严密结合的铝蜂巢单面通过被线切割得到与该底板圆弧相契合的形状,从而铝蜂巢和底板无缝粘合;位于锂离子电池组下表面的内层载体铝蜂巢板,与锂离子电池组下表面接触的铝蜂巢通过被线切割呈多个特殊圆弧与多个平面相连的形状,且圆弧与锂离子电池组的下表面形状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层载体铝蜂巢板,其特征在于:外层载体铝蜂巢板有上、下两块,分别与内层载体铝蜂巢板外侧贴附,且均采用市售的1006铝合金蜂巢板,大小与内层载体铝蜂巢板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一级复合相变材料是由石蜡、活性炭和膨胀石墨在一定质量比例下通过加热、快速搅拌制作,发生相变温度较低,熔点在50℃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二级复合相变材料是由聚乙二醇1500和甲基纤维素在一定质量比例下通过加热、快速搅拌制作,发生相变温度较高,熔点在100℃左右。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锂离子电池组高温热失控的安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表面温度通过导热性能比较良好的1006铝合金传递给一、二级复合相变材料,一、二级复合相变材料通过相变吸收锂离子电池组产生的热量,同时二级复合相变材料吸收一级复合相变材料所携带的热量,在一、二级复合相变材料的共同作用下,锂离子电池组散热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从而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处于一个较正常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78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储能蓄电池